走进不科学_第六百零五章 看看我钓到了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五章 看看我钓到了什么? (第2/4页)

起了数根极粗的麻绳,二十多号人开始齐齐喊着号子开始在水中将船拉出船坞:

    “一、二、嘿!一、二、嘿!”

    随着号子的响起,渔船也开始慢慢从船坞中开始向外移动。

    码头上。

    看着徐云脸上颇为惊讶的表情,田志欣便笑着道:

    “怎么,韩立同志,是不是感觉有些意外?”

    徐云轻轻点了点头。

    这种规格的机帆船可不是普通的小渔船,人力拉起来还是很费力的。

    一般来说。

    人力拉船这种cao作,只会出现在机船第一次下水的“初航”时段。

    毕竟这年头不像后世那样有大型吊车或者吊机协助,机船想要从岸上下水,一般都是先铺设两条坞道,再往坞道上磨好黄油或者机油,接着用人力把船给拉下水。

    像这种船只已经待在水里的情况,相对是比较少会上人力拖拽的。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毕竟这处船坞的容积并不算大,如果用机械cao控很容易磕到碰到。

    这两艘船可以说是整个221基地的心血,哪怕是磕碰到一点儿大家也都会无比心疼,因此就干脆用人力来拖行了。

    这在后世看来有些小题大做的举动,在这个时代的基地眼中却是很必要的做法。

    数分钟后。

    两艘机帆船被顺利拖出了船坞,来到了码头的突堤——也就是码头上突出的长条状停靠点边。

    已经入水的青工大多直接从水里拉着绳子翻到船上,还在岸上的徐云、田志欣等人则从突堤处开始登船。

    对了,顺带一提。

    由于突堤登船同样要走一块甲板,轮椅过去相对要麻烦很多,所以徐云直接是被用担架抬上去的.....

    期间码头的巡护员还以为老郭他们想着抛尸呢,特别紧张的过来看了眼情况,见到徐云烧焦的脸后就更紧张了——他们以为徐云是被烧死后再进行的抛尸.....

    如果不是徐云及时‘复活’,估摸着老郭他们就得去派出所打窝了。

    十多分钟后。

    一切就绪的两艘机帆船缓缓驶出了码头。

    这两艘机帆船每艘荷载的人员都是18人,在船上最高权力是船长,同时还有指导员、轮机长、大副等。

    除了这些领导层外剩下的都是捕鱼的青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不干涉。

    另外按照田志欣所说。

    机帆船的机舱内还放着几把枪,随行的青工中也有几位经过民兵训练的好枪手。

    不过这主要是为了以防万一,两艘船下水至今还没发生过哪些不太好的意外——毕竟这儿是青海湖嘛,又不是沿海地区。

    实话实说。

    作为一名闽省宁德的沿海人,徐云过去没少出过海。

    比如他老家有个很知名的嵛山岛,徐云几乎每年都会去岛上玩两三天,前往岛上的唯一方式就是游艇。

    但无论是后世的哪次经历,都没有今天的这般微妙。

    船身轻微晃动,海风带着盐味在耳边呼啸。

    渔船在湖面上慢慢行进,波浪不停地涌起,撞击船体发出冬冬声。

    远眺海天一色,依稀可看到远方的雾气。

    随着渔船逐渐远离岸边,周围只剩下无垠的青海湖湖水。

    湖面上肆意吹过一股新的阵风,浪花喷溅得更加高远,几滴湖水溅上脸颊,带来一种莫名的清凉。

    不过真正令徐云有些出神的不是湖面上的景色,而是船上的人们。

    在机帆船刚刚出湖的时候,船上的众人都显得非常安静。

    按照田志欣的说法,这是基地的规矩。

    在机帆船离开码头的时候,除了两个cao作员,其他所有渔业队的成员都要排好队站在两边甲板上,全程都不能交谈。

    但离开码头之后,船上的气氛立马就变了:

    所有成员都如同从凋塑变成了活人似的,严肃的氛围瞬间消弭不见,迅速开始做起了各自的活计。

    有些人走到甲板边缘,开始整理渔网。

    有些人把自己满是汗臭的衣服用绳子拴住挂在船边上,让衣服在水里随船拉个一晚上,第二天捞上来晾干就行。

    还有些人则开始点数起今晚要用的煤油灯,以及防蚊的雄黄粉等物资。

    刚从鱼舱出来的高玉林还捡到了一头食指大小的小鱼儿,很是康慨的把它丢给了花花当午餐吃。

    集体劳作配合上这个年代特有的服饰,让徐云的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二十多分钟后。

    离开码头的机帆船停在了一处开阔的水域,从方位上看离岸边大概有800-1000米左右。

    另一艘机帆船则继续向北行驶,一直开到徐云他们两百米外方才停了下来。

    而在这两船之间的水面以下,便被拉出了一条等距的渔网。

    等到天色临近晚上,两艘帆船便会向东开始平移收网。

    此时徐云他们这艘船没什么事儿干,众多汉子们便开始唱起了红歌: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

    各种各样的破锣嗓子充斥在船上,但徐云却丝毫不感觉这些歌唱的难听。

    有些歌曲或许天生就是如此吧,不管音调如何,都会带起人灵魂的共鸣。

    过了片刻。

    老郭便拎着个小马扎走到了徐云身边,朝他递来了一根组装好的鱼竿:

    “来,小韩,咱们可以开始钓鱼了。”

    徐云下意识接过老郭递来的鱼竿,粗略的打量了几眼。

    之前在基地里的时候他只看到了鱼竿收缩起来的样子,所以一开始倒也没在意太多。

    但如今见到了完全体,他才发现了一件事:

    原来在如今这个年代,渔具就已经已经如此规范了?

    没错。

    规范。

    老郭给他的这根鱼竿是木头材质,杆体是那种很有年代感的棕黄色,大概两米出头的样子。

    杆上配着一根尼龙线,最前方是鱼钩和鱼漂。

    眼见徐云的目光有些好奇,老郭不由有些得意的挺了挺胸脯:

    “怎么样,小韩,我这鱼竿做的还行吧?”

    “啊?”

    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