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 (第2/4页)

年11月才会正式被钱秉穹谈话受命。

    因此在这期间。

    于敏便在基地的数算组打起了临时工。

    没错。

    数算组,而不是其他物理组。

    于敏的数算能力有多强呢?

    在他读书的时候,北大曾经组织了一场数学考试。

    当时物理系的学生平均考了20分,数学系的尖子生勉强考了60分,于敏则考了100分——这是真事儿,记在了北大校友录官网。

    这些信息其实徐云都知道,毕竟于敏在整个核武器研究过程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

    奈何知道是一回事。

    能意识到则是另一回事。

    于是乎。

    在于敏爆出身份后,毫无防备的徐云被‘大于’这么一惊。

    便如同王朗一般落下了马.咳咳,落下了轮椅。

    同时在回过神的刹那。

    徐云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哪儿有没有骨折,而是自己跪的姿势标不标准

    毕竟这位可是真大佬,给跪一点儿都不寒碜。

    “.”

    过了片刻。

    徐云深吸一口气,转过头,对面前的于敏说道:

    “大大于同志是吧,你的推导我看完了,确实非常精妙合理。”

    “非常感谢你的提示,如此一来,咱们的方程拟合就可以继续了。”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大于有些腼腆的挠了挠头发,依稀可见后来那位谦和老者的影子:

    “能帮上忙就好,能帮上忙就好。”

    “其实韩立同志,不瞒你说。”

    “在看到你设计的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后,我就一直想着能和你认识认识呢——它的原理实在是太精妙了。”

    “所以如果今后有机会的话,我能向你请教几个问题吗?——放心,我每次到饭点前就走,绝不会你一顿蹭饭的。”

    听到请教二字。

    徐云霎时间就如同触电般浑身一激灵,头皮发麻的摆起了手:

    “请教不敢当,大于同志,你的数学水平可比我要强多了。”

    “如果你不介意,咱们接下来正常讨论就好,说不定还是我向你请教问题呢.”

    开玩笑。

    别说徐云了。

    即便是2023年的华夏科研界,也没多少人能当得起于敏的请教——这还是考虑到杨老王老这些功勋之辈的情况。

    如果抛开这些单讲学术能力,恐怕只能在b乎上找到那种人了。

    毕竟这位可是能在脑海中模拟核爆的究极大挂壁.

    而另一边。

    看着徐云从未有过的局促反应。

    钱五师不由再扫了眼一旁的于敏,脸上露出了些许若有所思的神色

    随后徐云又和于敏强行拉扯了一番,最终总算是说服了这位大佬,以一个相对平等的姿态进行起了下一步。

    几分钟后。

    徐云和于敏再次回归原位,钱五师也去一旁继续起了自己的推导。

    “大于同志,既然解决了截面态表达,那么下来就应该进行拟合流场数值计算了。”

    徐云拿着笔思索片刻,对于敏说道:

    “大于同志,这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于敏在生活上的性格比较谦逊,不过眼下涉及到了技术讨论,他便没有藏拙了。

    只见于敏很快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参数:

    ma=0.729

    aoa=2.92°

    rec=6.5x106

    接着他吧嗒一声放下笔,将这张纸推到了徐云面前,说道:

    “韩立同志,这是我刚才自己计算出来的实验参数,要不你代入进去看看?”

    见此情形。

    徐云瞬间一脸问号:

    “???????”

    此时此刻。

    徐云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极强的吐槽欲:

    谁特么才是穿越者啊?

    要知道。

    自从synge在1949年发表了一篇标题名为《aerodynamicsymmetryofprojectiles》后,物理学界便开始了对气动参数在数学表达上的推导。

    也就是气动系数可以展开成级数表达的形式,通过截断高阶项保留低阶项使其能够变得工程实用起来。

    至于所谓的拟合。

    指的就是将级数展开的具体表达式也就是重要的是系数定下来。

    然后用状态量代入去求解未知状态的气动参数,算是一种高解的过程,非常复杂。

    上头这些用人话来描述就是

    先用一系列方程推导出另一个方程,然后对方程求解,得出最终xyz这三个变量的答案。

    而眼下的情况呢。

    就相当于第一步。

    也就是徐云好不容易推导出了另一个方程的表达式,开口询问起了于敏解这个方程式的思路。

    按照传统故事的发展。

    双方应该提出多种解方程的想法,然后逐一讨论它们的可行性,在讨论中彼此的关系也在缓慢增进。

    最后确定一个方向,合力开始求解。

    接着在一段时间后同时停笔,将答案轻轻推到对方面前,进行交换检验。

    最终发现答案完全一样,互相对视一眼,如同见到知己一般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此时此刻。

    于敏的做法却相当于嚷嚷了声讨论个der啊。

    然后把方程的几个解往桌上一甩,对徐云说了句你逆推验证一下吧。

    要是没错我就去打篮球了,别人都到球场了赶时间呢.

    ╯︵┻━┻!!!

    这tmd玩毛啊?

    自己这头连思路都没确定,于敏居然直接把答案拿了出来

    要知道。

    钱五师的那份实验报告此前算是国家绝密,由专人看护,哪怕是钱秉穹想要查阅都要事先申报才行。

    换而言之。

    于敏只可能在分组之后,才会第一次知道那份报告的存在,以及看到详细内容。

    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多二十分钟内。

    他不但理清了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