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一章 驴:没有我这本书写不到320万字 (第2/4页)
便看向了叶笃正,对他说道: “叶主任,你这个问题其实问的略微有失水准——难道忘了这些天你一直在用的那台设备吗?” “我这些天一直在用的设备?” 叶笃正微微一怔,回忆了两秒钟才明悟了过来: “韩立同志,你是说那台气象多普勒雷达?” 徐云点了点头,肯定道: “没错,就是气象多普勒雷达,它其实就能解决你提到的轨迹问题。” “毕竟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工作波段很宽,从l波到x波都有——这是为了应对冰风云雨之类的不同情况。” “但u2拥有的火控雷达波段就要窄很多了,只以c波、x波、ku波为主。” “所以我们完全能对雷达波段进行修改,调频成一款人畜无害的探测雷达——u2可不知道咱们的多普勒雷达拥有堪比火控雷达的一维成像能力呢.....” 说到这里。 徐云不由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叶笃正。 其实除了上头那些内容,他还有一些话没办法明说。 也就是..... 根据后世解密的诸多资料。 u2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拍摄影像资料,整个机体上的设备几乎贫瘠到了极点。 例如u2上压根没有远程通讯设备。 没错。 没有远程通讯设备。 也就是u2在执行任务的途中,完全没能力与起飞的基地进行联络。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历史中u2连着在毛熊和兔子境内先后被击落,但海对面一开始都还以为是意外坠机的原因。 又比如..... u2上只装载了三架可以探测火控雷达的侦测雷达,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类型的侦测设备。 也就是说...... u2只能检测到火控雷达的特定毫米波,其余哪怕是普通的搜索雷达信号都检测不到。 当然了。 u2这样设计的原因倒确实不是想着坑飞行员。 而是因为这年头的搜索雷达压根达不到火控雷达的三坐标精度,所以u2哪怕被搜索雷达扫到也不会出啥事儿——顶多就是暴露自己飞到某某地区而已。 想要靠着搜索雷达就锁定精确的飞行轨迹,这压根是不可能的事儿。 所以它只要考虑火控雷达的信号就够了,剩下的空间全都可以拿来存放胶卷。 但问题是..... 眼下随着徐云的出现,气象多普勒雷达这玩意儿提前问世了。 虽然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多普勒原理也被广泛用在了火控雷达领域。 但这部分运用主要在于x波和ku波段,并不代表调整波长后的气象多普勒雷达同样也是火控雷达。 只要把波长调整到1.7厘米之类的区间。 在双波段和一维成像法的协助下,完全能做到披着探测雷达的外表,却拥有火控雷达的精度。 也就是在u2完全没法察觉的时候,顺利掌握住它的飞行轨迹。 按照基地当初组装的零部件投入。 基地内这架气象多普勒雷达的扫描范围最多可以达到500公里,也就是可以掌握40分钟内u2侦察机的精确动向! 更重要的是...... 这同样是一种可以在短期内得到实际检验的思路——只要在u2下次飞来的时候试一下就行了。 要是u2临时改变了航向或者提升高度。 那就代表这一招对u2无用,它发现了兔子们的窥视。 但要是u2依旧沿着既定路线飞行...... 意识到这一点后。 叶笃正的呼吸顿时粗重了几分,目光灼灼的盯着徐云: “那么韩立同志,我说的第三个问题呢?” 如何保证落下的导弹可以准确命中u2侦察机。 在叶笃正提出的三个问题里。 这其实才是最困难的一个。 要知道。 u2的常规飞行高度在2.2万米,最高时可以拔升到2.5甚至2.7万米。 这代表着平流层飞艇的高度至少要在3万米以上,才不会被u2飞行员通过裸眼视力在视距内观测到。 而u2执行拍照任务的时候,高度一般会降低到1.8万米左右。 也就是在实战阶段。 平流层飞艇与u2的直线高度差,大概率会达到万米以上! 这种高度的导弹追击可不像初高中物理那样计算自由落体就行了,需要考虑到很多非常复杂的情景: 比如说风阻。 比如说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对导弹产生的细微形变。 又比如说u2的变速甚至变轨。 这就好比你待在魔都中心大厦的最高处,想要丢个粉笔头砸中五百米外路面走来的一个人。 即便你计算的再精准,也会有各种不可抗的情况发生——保不齐人家快到位置的时候路边一个小孩子哇了一声,目标停步看了两秒钟,这谁能算得到? 但另一方面。 徐云既然考虑到了前两种情况,就不可能不意识到这个问题。 换而言之..... 徐云或许也有解决之法? 而在叶笃正对面。 “.......” 徐云先是沉默了几秒钟,在内心继续校正了一遍接下来的发言,方才慢慢说道: “叶主任,首先我想诸位问个问题——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一种技术。” 叶笃正看了他一眼: “什么技术?” 徐云嘴角轻轻一咧: “无线电近炸引信。” “无线电近炸引信?” 听到徐云说出的这个词。 叶笃正显得有些迷湖,不过一旁的钱秉穹倒是开口了: “韩立同志,你说的应该是二战时期海对面发明出来的vt引信?” 徐云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