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四章 雷达初显威(下) (第1/4页)
【三个小时后】、 【持续时间半小时】、 【雷暴】。 这三个关键信息一出。 帐篷之内。 老郭和程开甲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了起来。 如果说此前的半日无雨以及沙尘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巧合性,可能是碰巧遇上了常见的天气。 那么眼下这包含了三个重要信息的预测,就绝对不存在所谓的偶然和巧合了。 这种预测要么精确命中。 要么就是严重错误。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二选一,绝不存在其他可能。 想到这里。 老郭不由重新审视了一番面前的叶笃正,再次确认道: “叶主任,你确定吗?” “现在外头这种天气....三个小时后会出现雷暴?” “况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现在的气象水平想要推导出闪电的发生时间,似乎在技术上还比较困难吧?” 老郭虽然不是气象领域的专家,但他对于流体力学的研究却很深入。 毕竟航空航天也涉及到了相关领域,有部分是共通的——尤其是数学方面。 所以他对于N-S方程组的难度认知,其实不比叶笃正他们低多少。 同时他和远在首都的竺可桢老爷子交情也很好,在前些天的筹备阶段也特意找竺可桢了解过一些气象预测所面临的难度。 当时竺老曾经说过一句话,令老郭印象很深: “在现有的数据工具面前....我是说全球范围内,想要推导出降水与沙尘的情况尚有一丝机会,但雷暴却断无可能。” 结果没想到..... 此时叶笃正居然给了他如此惊人的一个消息? 看着一脸凝重的老郭,他对面的叶笃正却显得信心很足,肯定道: “没错,不出意外的话,三个小时后必有雷暴。” “至于郭工你所说的技术难点.....这样说吧,所谓雷暴,其实就是积雨云所发生的激烈放电现象。” “这个现象会预先释放出很多的物理信号,这些信号其实非常清晰,所以雷暴本身是可预测的。” “只是此前我们既缺少捕捉信号的设备,又缺乏一个合适的推导模型,因此对于雷暴自然是无能为力。” “但是....这一次我们却不一样。” 说到这里。 叶笃正抬头看了眼一旁的徐云,眼中露出了一丝感激: “如今我们既得到了气象多普勒雷达的帮忙,掌握了很多此前不曾具备的参数,又在韩立同志的协助下新构建出了一个数学的气象工具。” “所以在雷暴推导这一块,我们已经不像过去那般无力了。”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上的绷带。 他其实很想轻咳一声,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而已。 毕竟雷暴预测这种事情,在后世算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技术。 不夸张的说。 甚至很多乡镇企业、单位都具备短期的雷暴预测能力,中长期的运气好也能做到预测。 毕竟...... 雷暴产生的条件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水汽条件。 水汽在凝结成云滴或冰晶时,会释放大量的潜热。 该能量是驱动雷暴上升气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因此水汽可以说是雷暴的“燃料”。 二则是不稳定的层结条件。 不稳定层结的作用就像是将“燃料”释放出来的“通道”,其中又有分绝对不稳定、条件不稳定等。 通俗讲些就是..... 相对冷的在上、相对暖的在下。 或者密度低的在下、密度高的在上,这就是不稳定层结。 以上条件均满足时。 雷暴的触发机制就剩下了地面边界、地形抬升作用2种情形。 前面两个水汽与层结条件很简单,属于气象多普勒雷达可以捕捉到的参数。 而后面这两种情形嘛...... 自然就是叶笃正在徐云的协助下推导出来的模型啦——毕竟雷暴预测本身也是wRF一个很关键的情境嘛。 若非如此。 徐云此前也不会惊叹于叶笃正的模型思路了。 视线再回归现实。 看着一脸笃定的叶笃正。 老郭不动声色的扫了徐云一眼,迅速收回目光,说道: “行,既然如此,叶主任,那我可就把这个消息报上去了?” 叶笃正点点头: “没问题。” 见此情形。 老郭便也不再对推导结果进行质疑。 毕竟推导结果准不准确,再过三个小时也就知道了,没必要再多费口舌。 随后他转身与周材以及程开甲交流了一番,很快做出了安排: 首先。 周材立刻回厂办对基地领导进行情况汇报。 其次。 通知各部门....尤其是建筑单位先停止今晚的工作,并且做好相关防护。 毕竟普通的降雨还好点。 但倘若真是雷暴天气...... 那么就很可能给基地造成一些预料之外的破坏了。 例如远在戈壁滩的马兰基地。 由于马兰基地远在罗布泊...也就是大漠深处的缘故,组织上相对忽略了大漠发生雷暴的几率。 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马兰基地对雷暴的防护等级,甚至在地震之后。 结果在去年10月份。 马兰基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雷暴袭击,造成了三人重伤,十多辆车子不同程度的损毁。 一些地面下方的建筑项目也遭遇了损失。 唯一称得上幸运的是那三位伤者最终都保下了性命,没有进一步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所以如果今夜真的会发生雷暴,那么221厂的很多设施也要做起相应的防护工作了。 接着很快。 李觉等领导便通过了老郭等人的汇报,开始通知各个分厂做起了准备。 当然了。 还是当初说过的那句话。 整个基地的员工数量足足有上万人,基数很大。 加之气象中心此时的形象....或者说战绩确实不太靠谱。 因此在整个准备过程中。 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不太友善的声音。 员工生活三区。 “妈卖皮勒!” 七分厂建筑副业队的二小组组长王翰林一边眯着眼穿着工服,一边都囔着道: “大晚上老子脑壳都晕乎乎滴,这时候神搓搓喊人起来是抓子嘛?” 听到王翰林的抱怨。 他身边的副组长陈平先是转过身,看了眼正在从宿舍楼里走出的其他工友。 随后轻轻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提醒道: “好啦,少说两句会死啊你?” “你莫劝我!” 王翰林声音骤然拔高了几分,听起来很是不爽。 不过在周围人将目光投来后,还是压着嗓子道: “气象中心那几个瓜皮宝的要死,为国家为基地做贡献老子通宵做活都莫得意见,但听那些眯眯娃儿安排,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说罢。 王翰林又抬头看了眼天空,朝边上吐了口痰: “还雷暴...mmp的雷暴——这天到处都是星宿儿,从东到西莫得半片云彩,咋可能会扯火闪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