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一章:文治武功 (第2/2页)
一有一日得见圣颜,被老祖看上提拔了呢? 不过此时,真阳道场却站着密密麻麻的人影,皆身穿制式的宗门服饰。 白衣内门靠前,灰衣外门靠后,筑基执事则在队列最前方。 至于金丹长老,则站在中央高台上,主持着此次仪式。 放眼望去,诺大的道场,此时寂静无声。 所有修士,面色皆庄严肃穆,心态敬重有加,目不转睛静静观看仪式进行。 只要宗门传承不断,逢年过节都会有弟子,备好各式各样的祭品血食,祭祀魂归太虚的历代先辈。 保持香火不断,告慰历代先辈的亡灵,宗门如今一切还安好。 除此之外,发生极其重大的事件,也会专门进行祭祀。 比如人妖大战进行到一半,天风老祖正式下达搬迁命令前,宗门便举行过一次浩大的祭祀活动。 那场仪式,由已经坐化的李长风主持。 言称后辈徒子徒孙不能,丢失先辈们筚路蓝缕打下的基业,希望能获得先辈们的庇佑,让搬迁之事一切顺利。 故土难离,根据记载,当时气氛极其沉重。 人妖大战如火如荼,搬迁山门疆域缩小许多,绝大部分资源点,更是直接舍弃。 那时,所有人都充满迷茫,不知宗门是否会就此衰落。 位卑未敢忘忧国! 相隔一两百年,同样是气氛凝重。 不过此时,所有宗门弟子皆昂首挺胸,目中神采飞扬,对宗门未来再无一丝一毫疑虑。 相信在“青阳老祖”的带领下,宗门会越来越强大。 先灭合欢,再攻飘雪,鲸吞半个燕国指日可待,他日席卷整个燕国都不是不可能。 在一些弟子的憧憬中,以合欢门覆灭为开始,宗门会一步一步越来越强大。 最终,一统整个燕国,达到与齐国“如是寺”相当的地位。 放眼整个天南,都举足轻重! 而此次祭典,正是告慰魂归太虚的宗门先辈们,大敌“合欢门”已经覆灭,让他们不必为此担心,宗门正变得越来越好。 顺带,禀报一番当今老祖的丰功伟绩。 “冬~” “冬~” “冬~~!” 古老厚重的钟声,陡然响彻在所有弟子耳边,于宗门苍茫群山间回荡。 “元阳历九千二百二十一年春,宗门尽起大军进攻林国,揭开合欢门覆灭之序幕。” “......” “元阳历九千二百二十一年夏......” 祭台上,白发苍苍的长老,一丝不苟宣读祭词。 他是与“三大长老”,同一时代的人物。 修为威望,虽不如此时的颜开,但资历却足够老,作为仪式主持者最为合适。 随着一段段祭文被念诵而出,白发苍苍的主持长老面上,也浮现几分宝相庄严之色。 与有荣焉! 长篇大论的祭文,若是放在书本上阅读,多半会非常枯燥乏味。 但此时由长老念出,配合此时祭典的氛围,却莫名让许多弟子热血沸腾。 耳边钟声悠扬,许多弟子感同身受。 仿佛亲眼见证历史,走进传说成为神话! “滋滋~” 随着祭词告一段落,主持长老将一页页祭文,投入火盆中燃烧化为灰尽。 行礼之后,他又取出数页祭文。 当着所有弟子的面,向历代宗门先辈,汇报当代老祖之功绩。 “少习文史,长通韬略!” “侠少奇毛,龙骧虎步!” “论兵讲剑,蕴习武经!” “得孙吴、白起之精,见韬钤之骨髓!” “篝荧惑而芒衰,知合欢之运尽。” “先斩合欢老魔,于元阳历九千二百二十一年春,一战覆灭合欢门。” “再灭风雪双仙,元阳历九千二百二十一年夏,出兵鲸吞并飘雪阁。” “......” 主持长老苍老威严的声音,不疾不徐传遍道场每个角落。 当然,其中少不了一番必要的修饰。 比如刘玉炼气境界,从头到尾都平平凡凡,此时在祭文中却卓尔不群,简直是“生而神圣”。 听着老祖的丰功伟绩,大部分弟子长老心中都知晓,其中有一些修饰成分,但还是不由肃然起敬。 毕竟一桩桩功绩,可半点做不得假。 这几年中,他们都实实在在感受到,宗门强大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平时行走修仙界,只要报出元阳宗弟子的身份,绝大多数修士都会高看三分,丝毫不敢怠慢。 这,便是师门强大带来的好处。 就拿外门弟子的月俸来说,原本搬迁山门之后,每月可以领取的灵石,已经从五块下降至三块。 青阳老祖一执掌宗门,立即就又恢复到四块。 如今覆灭“合欢门”,鲸吞“飘雪阁”,连番大战斩获无数。 外门弟子可以领取到的月俸,已经从原本的四块灵石,提升到现在的八块。 要知道一件下品法器,通常售价一百灵石,中品法器通常也不过两百灵石而已。 这意味着,只要省吃俭用一年两年,就连普通的外门弟子,都能购置中品法器。 上品法器,也不再是奢望! 内门弟子、筑基执事的月俸年奉,亦是按照相应比例提高。 可以预见,获得的资源大幅度提升,元阳宗所有弟子的修为,精进速度也会快上许多。 最终,和普通元婴宗门拉开差距。 正是因为老祖的执掌,宗门才变得强大起来,而宗门强大所带来的好处,所有弟子都清楚感受到。 更惊人的是,老祖至今才不到四百岁! 而元婴修士,最高可活一千六百岁,足足还可庇护宗门一千两百年之久。 他们相信,在这段漫长岁月里,宗门在青阳老祖的带领下,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 如今,已经迈出第一步! “行礼!” 随着最后一段祭词结束,主持长老将祭文投入火盆,沉声一喝。 说着,他朝历代先辈之牌位,当先深深一拜。 下一瞬,在静默无言的严肃氛围中,真阳道场两万余名新老弟子,同时朝祭台方向深深一拜。 场面叹为观止,泱泱大宗之气象扑面而来。 这场祭典意义非凡,所以除却实在不能离开的弟子,大部分弟子长老都赶回宗门参加。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