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3章:书法篆刻跟古文字学有啥关系? (第5/5页)
笑骂,“你个小骗子!” 其他人也都笑起来了。 知道他睁着眼睛说瞎话,于是,商志谭开始作妖了。 他说,“苏亦,你确定自己真看过容伯伯的著作?” “必须的啊!” “行,都看过哪些了?” 这种考题太简单了吧。 “《金文编》跟《金文续编》,现在都用,宿白先生还让我多加临摹。《秦汉金文录》跟《商周彝器通考》也在看,但看得不多,平时学业有些重。” 听到这话,容下意识点头,甚至,还勉励他说,“不着急,就算你们曾老师他们也都是毕业留校才真正研究《金文编》,你这个时候看,已经很难得了。” 商志谭却笑,“苏亦,容伯伯是在安慰你的,实际上《金文编》就是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容伯伯跟你一样都是读完中学就读研究生,如果你不偷懒的话,再过两年研究生毕业就要出著作了,有没有信心媲美《金文编》啊?” 苏亦忍不住翻白眼,想啥呢,他又不是真天才。 他连忙摇头,“我就是半吊子,商老师你就不要揶揄我了!” 容老说,“郁逸,不要给苏亦太大的压力,他还没到及冠之年呢,实际上,不管是我还是你爸爸,在他这个岁数,远远都没有他的成绩,你之前不是说小家伙已经发了好几篇文章了吗?” 对于这点,大家都忍不住点头。 商志谭说,“确实,他考古学、历史学都有涉及,甚至还发了一篇故宫学研究,立意极大,不过期刊还没有发表,不然这小子也要名声鹊起了。此外,小家伙,现在还参与编写考古报告了。” 说着他望向杨式挺,“老杨,还打算邀请他加入省博石峡遗址编写小组呢。” 大家恍然。 商老也诧异,“式挺,具体怎么回事?” 相比较容老,商老对考古领域更有研究,怎么说他曾经担任过省文管会副主任以及广州文管会副主任。 经常出现在各大考古现场。 对于省内的考古遗址,他比容更有研究。 尤其是石峡遗址,他还曾经陪同苏秉琦先生一起到工地指导发掘工作呢。 杨式挺解释,“苏亦思维敏锐,文字功底好,手绘功底也极好,我们省博发掘任务重,人手不够,就打算借调苏亦过来帮忙。” “难得啊,小家伙竟然是全能人才。”商老多少有些意外。 商志谭说,“这小子藏拙呢,他书画功底极好,爷爷是当年师院美术系的,奶奶是师院国文系的,他爸妈都是美院的老师,尤其是他爸爸还师从关山月先生,再加上他们新会读书氛围好,从小蒙学读物就是《说文》,书画双绝,尤其是他还懂篆刻。更加过分的是,这小家伙还偏偏不报咱们中大,容伯伯,可你不要被他骗了。” 得,商志谭三言两语,就把他的老底都给撂干净了。 哪里有什么机会藏拙。 果然,听到商志谭这一说,二老望着苏亦的眼前一亮。 “原来是家学渊源啊,难怪,总感觉小家伙身上有股灵气,果然如此。” 容老突然问道,“书法篆刻水平如何?” 苏亦说,“商老师说的书画一绝是夸张了,真实情况是还没有入门,不过五六岁的时候随祖父练习书法,主要是临欧阳询的帖子,蒙着帖照着写。后来由开始临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只是照猫画虎,对笔法没有什么研究,只是觉得工整,就临摹。现在主要是在临赵孟頫的《胆巴碑》,特别喜欢,但学业繁重,书法练习的时间有限。至于绘画,也是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小时候不懂事,想要书画双绝,又有祖父的鼓励,就开始懵懂学画了,但不得精髓,因为画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很出名,于是,随着祖父学白描,也就喜欢佛像绘画。也是受此影响,喜欢上佛教考古,算是从小的启蒙了。长大以后,开始接触西洋画,开始学习素描,读研究生以后,发现考古绘图也需要这项技能,就开始有意识去强化,但不甚精通。至于篆刻,只是爱好,连入门都不算,小时候,手劲小,只能用木刻,年纪大一些才用印章石,主要还是为了学以致用,认识篆书。后来学了金文以后,也开始把《金文编》里面字体融入篆刻之中,但到北大读研以后,学业繁重,已经大半年没有动刻刀了。” 这一通话下来,商容二老连连点头。 其他老师,却面面相觑。 敢情小家伙,真的是全才啊。 他的培养方式跟当下的学生根本就不一样。 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学习那么多东西。 除了长辈的引导之外,还必须要足够聪慧,不然,贪多嚼不烂,终究是庸才。 偏偏这小子就脱颖而出了。 别看他满嘴谦虚,什么不得其门、不通精髓、不甚精通,说的好像啥都不会一样。 但真实情况是如此吗? 肯定不是。 杨式挺就不说了,作为苏亦在省博实习的指导老师,他对苏亦的能力再清楚不过了。 商志谭也是如此,他可是见到这小子在国家文物局一帮领导面前侃侃而谈的模样。 此外,曾先同四人,也是如此。 之前在苏亦在南湖宾馆古文字研讨会现场上,当着全国同行面前,补充张政烺先生的“数字卦”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呢。 他们怎么可能相信,这小子的鬼话。 倒是,商容二老却笑了。 尤其是商老,他望着苏亦,“我现在倒是有些遗憾,没能把你收入门下了,要是这样的话,我的《殷虚文字类编》也跟希白兄的《金文编》一样,成为你篆刻习作的内容了。” “哈哈哈哈!” 现场众人,捧腹大笑。 大家都察觉出来商老吃醋了。 因为苏亦这小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家学渊源跟容老太像了。 就连篆刻都是金文入手,而非甲骨文。 再加上苏亦又是宿白的弟子,属于容氏一门,这么优秀的后辈,却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老先生不吃醋才怪呢。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283章:书法篆刻跟古文字学有啥关系?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