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内弟子  (第1/2页)
    仙道之中,快速穿渡“遥远”距离,飞遁法器的效率自然远不及传送阵。    譬如铸剑门,在所辖九大凡国国中大郡,俱有传送阵通连。    一息已隔数重山,最便捷不过。    但若是更加迢远……    传送阵反倒不是主流。    并非传送阵的传送距离不够。    而是因为:当两地之遥达到地跨洲陆、渺然遥隔的层次,每动用一次传送阵,所消耗的上品乃至极品玄晶,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所以超远距离传送阵,唯有两种情形可堪一用——    一是遇到生死攸关的大事,不惜代价,时效大于一切。    二是动用传送阵的是人元大能。唯此等人物可以做到抛却rou身,灵体出游。所以传送阵的消耗,反而微乎其微。    青冥大世界中,取代传送阵的联络工具,称为“洞天界环”。    此物在八万年前,由孔陆大道尊以大法力布下,弥漫一界,网罗天下。    在界环中穿渡之人,不但遁速会达到同境界的极限,且丝毫不感疲惫。更难得的是,穿渡行走的距离,被“洞天妙法”大大削弱。    方国辖下的诸宗往来,凭借青色界环联络,环中距离是真实距离的十分之一。    而方国之间动用的朱红界环,环中距离更只是真实距离的百分之一。    至于最高等的界环,便是眼前天上这紫色界环。    此界环能够将空间凝练缩短成千分之一,唯有七大神域和四十二部洲许道大会,方可发动。    虽然比不上传送阵之转瞬即至,但是对于一位真人而言,十余日至数十日便可畅游一洲,也算是相当快捷了。    此法是大道尊遗泽,不需要动用之人有任何破费。    数息后,见到一个人影伫立在巨海峰之上,抬手遮眉,举目遥视。    紫色界环虚影,也渐渐消散。    按说此人虚悬天上,间隔至少数里远近,地上的人,当只能看见一个极小的人影才是。    但是此人形容面目,无论是冯紫英、邵常韵等妙谛境修士,还是尚未入道的楚宁、湛叶丹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仿佛一抹别致的气机勾勒写神,穿透尘埃雾气,呈现出来人真人妙相。    映入眼帘之人,中年年纪,头戴一顶芙蓉冠,剑眉星目,高大俊朗。手中把玩着一柄碧绿洞箫,一身宽袖紫金袍迎风猎猎飞扬。    威严之中蕴藏灵动洒脱。这玄妙的文武兼济、刚柔调和之意,一望之下便令人心折。    中年人神目如电,稍稍望了一阵,便锁定了“特选会”众人所聚集之地。    三色祥光一起,中年人以御风之姿,翩然落下。    目光来回扫动,似乎要分辨出一个究竟。    不过,他刚刚落地不过数息,巨海峰相邻不远处,已有一道遁光奔驰到近前,急匆匆落下一人。看相貌是个须发皆白,身披五星法袍的老者。    铸剑门掌门,云清流。    云清流向前一立,冯紫英、邵常韵、任清平三人稍稍后退半步,四人站定,对着来人恭敬一礼。    云清流一躬身,张口道“敢问……”    但他抬首一望,看见此人服饰细节,却不由面色剧变!    这句整话——    “敢问洲中上使,亲临铸剑门有何谕示”便再不能出口!    有心人不难发现。云清流,冯紫英、邵常韵、任清平四人,虽然服饰不同,但是却有一个有趣的规律——其衣裳袖上,有一标记。    四人袖间,由臂自肘,各有数个铜钱大小的淡色圆点,一字排列。    邵常韵的四个“圆点”是在左袖;圆点上,都是以阴纹绘着一只淡淡的苍鹰。    而云清流、冯紫英等人袍服上的四五个“圆点”,却是在右袖,圆点内同样以隐针法刺绣,绘着一只铁锤。    左右只得其一。    而眼前这位中年人。却是左袖、右袖,各有九枚“圆点”整齐排列。    左苍鹰,右铁锤。    正元洲陆、当世仙道之中,敢于不恤流俗非议,将水火不容的二大“显学”兼用一身的猛人,屈指可数。    其中在部洲担任职司的,便唯有一位——    正元洲陆许道大会十三位洲正之首席、天霄神域九大“诸侯”之一,正元洲洲牧,澹台洵。    面貌形容,气机之盛,立刻与传说中的形象吻合。    不止是云清流。冯紫英等三人,显然也已识别出了来人身份。    四人心中剧震。    就算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