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七月的鹿鸣宴  (第1/1页)
    入宫见到官家之后林灵素上来就是一句——    “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    说了这句还得加上一句——    “己乃府仙卿褚慧,亦下降佐帝君之治。”    这两句话的中心思想就是:陛下是天上太子爷,天庭扛把子,号称“长生大帝君”,而我是你的小老弟。    如今一起下了凡,可不能不照顾你的小老弟啊!    如果换做是“我,秦始皇,打钱”的现代,这句话出其就是一个好笑的骗局。    但作为大宋的官家,徽宗居然就信了,还来了一句。    “怪不得我看你眼熟,原来以前都是天上的。”    就此,林灵素这个名字以这种粗鄙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    此刻。    站在飞华亭下的林灵素正思索着官家这首诗。    “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    人间有味都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    如果真的有人蠢到认为官家单纯是在聊吃的,那这种人在官家面前绝对是活不长的。    好在郭葵压根接触不到宋徽宗,不然他不仅觉得这首诗在说好吃的,还会馋得流口水。    不喜。    空费。    尝遍。    江梅......    江梅!    林灵素的脑子正飞速运转着,能看到他眼中成顺时针旋转的瞳孔就快突破天际。    这一刻,他懂了。    官家是在说女人。    诗的前两句是在说宫里的家花已经尝腻了。    后两句是在说想尝宫外的野花了。    江梅是谁?    除了李师师还能是谁?    “官家,要不要去宫外走走?”半人半鬼的林灵素一本正经地说着,眼中急速转动的瞳孔终于缓了下来。    “知朕者,灵素也!”    徽宗一笑,对林灵素甚至满意,刚要动身就听见脚步声。    看到端着茶壶的公公将茶端到了飞华亭下的石桌之上,徽宗这才想起自己让奴才煮了一壶茶。    “灵素,不着急,先尝尝此茶。”见茶到了,徽宗就决定勉为其难再坐一会儿,先喝一杯茶。    “是,官家。”林灵素这下不着急鼓动徽宗出宫了。    如果连徽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如何在宫中站稳脚步?    官家虽然喜欢女人。    但是喝茶也是真心喜欢的,不是附庸风雅。    “来,倒茶。”飞华亭内的官家朝身旁的奴才摆了摆手,几名太监就端上两个杯子,给杯子里满上了茶水。    “谢陛下。”林灵素坐在了石凳之上,腰背挺直,神色如常。    待茶倒完后,他没有急着喝茶,而是看着这碗茶。    这么一看让他有点小慌。    他居然看不出这茶叶为何!    该死!    官家如此爱茶,更是为此编撰了《大观茶论》,如此明显的喜好,他也为此做足了准备。    怎么会认不出来呢??!    林灵素心中慌张,但那张半人半鬼的脸上却是神情自若,    “官家,我听闻辽国有使者要来?”    如果这话题马屁拍不下去了,那就换一个。    “来就来吧,随便糊弄一下送他们走就得了。”对于辽国有使者要来,徽宗并不敢兴趣,只是端起茶杯来喝了口茶。    如今的辽国,早已不是从前的辽国。    就在今年,辽军被金军大败,已然没有了强国之姿,而大宋对于对付辽国的脑筋,早就不知动了多久了。    联合大金,对付辽国这个呼声在朝野中早就不是秘密。    甚至于就在几个月前,徽宗还为此努力着。    “官家,辽国使者如今的确没什么需要在意的,但我听说,他们来了一个相扑高手,欲要参加十月开始举办的相扑大比。”    林灵素品着茶说这话,越品越心惊。    因为这茶他真的没有喝过!    至于他说的话,全都属实。    他不是蠢货,知道在官家面前什么时候能说假话,什么时候不能说假话。    这些话他敢戳出来,就代表是真的。    “哦,有这等事?”徽宗终于在意起了此事。    在东京,他亲自住持过不少相扑大比,而每年最重要的,就是十月初举办的那一场。    这辽国使者来祝寿就祝寿呗,怎么还弄一个相扑高手来参加相扑大比?    “官家,据我所知,对方此次来者不善,可能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借着祝寿的名头,可能是前来耀武败兴的。”    半人半鬼的林灵素压低着嗓音,跟整个大宋的官家说着悄悄话。    “这就听到风声了?”饮下一口茶水的徽宗有点震惊。    说起这个风声。    还得往前倒一倒。    正是今年七月,他宴请外邦使节之事。    在七月的东京,正是方青淋雨走向大相国寺的那天,有一场名为“鹿鸣宴”的饭局。    请客的是大宋最高领导人,徽宗。    吃饭的是小小高丽的谢恩使,李资谅。    那日,宫殿外下着雨,坐在主位上的徽宗笑得很和蔼。    但李资谅却慌得狠。    不用徽宗说什么,光是这“鹿鸣宴”就足以让他心惊rou跳。    要知道整个大宋的外交史往前翻,都寻不见这般规格款待外邦使节的先例。    鹿鸣宴。    因宴礼上演奏升堂乐《诗经·鹿鸣》而得名,乃是殿试文武两榜状元设宴团拜的盛典。    对于一个小小的高丽谢恩使。    这完全就是破格招待。    酔翁之意不在酒。    徽宗设此宴是为了向高丽借道,直达金国。    宋金两国,对于联合灭辽之事早已含情脉脉甚久了。    奈何两国中间夹着的,正是他们要对付的辽国,这让两国苦于无法碰面。    毕竟不是现代,在家也能视频会议办公,在大宋,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弄个一堆人坐下聊他个几个时辰如何能办。    如何与金国见面成了要紧之事。    在这种情况下,大宋将视线放到了小小的高丽上。    巧不巧。    高丽这小国被宋、辽、金三国夹了起来,这让大宋起了心思,只要能从高丽借道,就能和金国开会了。    这事在之前就有了先例。    而高丽的态度也很明确。    我给你跪下可以!    从我这走过去?    不行!    让宋、金两国会面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小小的高丽无论如何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所以高丽虽然全方面做大宋的舔狗,但是一涉及这一点,它就更狗了。    直接连人话都听不懂了。    不管徽宗说什么。    李资谅就傻笑。    就这样,这场鹿鸣宴惨淡落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