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小奶狗进化  (第2/2页)
是坏事,整不好以后去听曲儿,还能打个折。”    就是有些对不起秦观秦老兄。    感叹着,杨书再次去开门。    这次来的是个文人。    正是那文昌阁,他时常蹭书看的书肆老板。    杨书笑着拱手:“刘老板不在店里发财,怎的来登我的门?”    “倒是刘某人不识相,早该来拜访的,哈哈哈!”    说话间,杨书将其引进了门。    这刘老板四十多岁,蓄山羊胡,面向狡诈,笑起来像是偷米的老鼠。    可相处下来,杨书倒也晓得。这人只是市侩了些,做事却称得上厚道。    不然他杨某人,也不会逮着文昌阁蹭……    买卖人嘛,不市侩怎么当买卖人?    大家又不是开善堂的!    但这么个人,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带着目的来的。    嗯……居然还带着礼物?    杨书一看,乃是一方小印,摸着像青田石料,工也不错,还挺精美。    又送了印泥,相当贴心。    看来所谋不小啊!    杨书心知这点,也不多客气:“咱们也打过交道,刘老板不用客气,有话直说就好。”    刘老板端着茶杯,只是闻了闻味儿。只因这茶怕是放过两三年,如何入得了口……    没见那杨书自己都不喝!    正搜肠刮肚地琢磨怎么夸,却听到杨书的话,当即如蒙大赦:    “杨先生是爽快人,刘某也不藏着,”    说罢摸出两本书,珍而重之的放到桌上。    杨书“哦呦”一声:“这不是你的宝贝嘛!今儿咋舍得带出来了?”    他拿在手中翻翻。    封面无字,但扉页却写着:文昌选集。    刘老板其人颇喜拜访名士,往往带着对方的诗词文章,再教人为其作品盖上印鉴,作为珍藏,妥帖保存。    和后世的集邮差不多,算是个人爱好。    特点在于一式两份……    至于为什么是两本?    却不是丢了一本,还有一本的备份儿。    用刘老板自己的话说,多出那本是拿来卖的……    他可是非常看好这东西的价值,计划等自己老了,就出手换笔银子,颐养天年。    所以杨书说这人市侩,谑称其为刘二本儿。    刘老板本人倒挺喜欢这雅号……    其实看到这两本书,杨书便知道自己所料不错,翻到最后一页,果然看到了那阙《鹊桥仙》。    不由失笑道:“这消息传的这么快?”    说罢便拿出那枚印鉴,寻摸地方盖上。    刘二本正因杨书翻书时的粗暴动作暗暗心疼,又见他盖印,当即笑眯了眼。    心说杨先生就是懂我!    “那能不快吗?您快成青楼圈子里的传奇啦!”    “有这么厉害?”    杨书盖好一个,正要盖第二个,就听得刘二本扯淡:“可不嘛,鹊桥仙两句词被人抄去,就险些做了花魁的入幕之宾,这事儿怕是能传很久。”    “嗯?”    见杨书动作停住,刘二本山羊胡就开始抖。    “咋的了,这是咋的了?”    “你刚才说什么?”    ……    片刻之后,杨书以手抚额,架在石桌上不言语。    刘二本哈哈笑着:    “这事儿京城快传遍了,您怕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哈哈哈!”    真个笑成了一只老鼠。    杨书心中感叹:“唉……厉江这人也是,办事就办事,粗人一个唱个锤子的词。”    “那泪春还放话了,谁想做她恩客,需得作出比这更深情的诗词才行……啧,不得不佩服这花魁的头脑,怕是几年内,没人能动摇她地位。”    刘二本还在言语,冲杨书笑道:“但不论她初心如何,这一茬,可真是美人恩重啦,杨先生还不赶紧去,仔细消受一番?”    杨书抬头,拿印鉴在第二本最后咔嗒一印,完事就把这厮推出了门。    “赶紧回你的书肆看门去儿,别搁我这儿碍眼!”    “哎呀呀,莫推莫推,我书还没合好呢!”    与这刘二本告了别,杨书叹口气。    “只希望别惹出什么祸事……”    “汪!”    杨书又回头,打量几眼,小奶狗已是蹿了一节,进化成……中奶狗。    不过还是奶狗。    “倒是差点把你忘了!”    杨书将其抱起,嘀咕道:“罢了,我自说我的书……”    看看太阳,时间刚好,便带好东西,往那茶楼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