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封国公 (第2/2页)
喝兵血这种事可是没少干! 大同镇和宣府镇那边就更不要说了,已经是被晋商搞的像是纸糊的一样。防线形同虚设! 所以这几大部队重镇根本就没有威胁戚金的力量,戚金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就算他们联手,也办不到。 因为就算是士卒愿意为了大明尽忠,但是粮草从哪里来呢?而且现在整个山西陕西都是一片狼烟四起,就是民夫辎重运输都是问题。国库已经是空的能跑老鼠了! 话虽如此,如此强大的戚金也需要时间屯田练兵,积蓄力量,与民休息。 所以戚金短时间内不会再在中原用兵,那么自然要把精力放在西边。 尚未完全平定的广宁后卫和广宁卫,将是他下一步的计划。 将整个辽东完全掌握在手,恢复完整的边防线,排除掉北方草原部族对他的政治局势的影响,消除外患,然后专心内务。 所以下一步计划的核心区域将在盖州卫,尚未遭到长期大规模战火破坏的民户相对保存的较好的且已经发展了一阵子的盖州卫。 宁完我这个文官之首还是很尽职尽责的,忠实的履行戚金的屯田政策和安民政策,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将冀州治理的不错。 戚金若要对广宁卫动手,必然要以盖州卫作为前进基地,所以郭鹏决定专心经营盖县,训练更多更强大的军队,西征广宁卫。 既然如此,戚金就需要一个安稳的政权,大家名正言顺,要不然现在戚金政权里面的官至都是混乱不堪。也是方便自己在盖县动手动脚,积蓄力量。 很快戚金就是想好了,提笔在一页纸上写上了一个大大的戚字。 戚,是戚金的姓,也是他的新的封国号。 并且改盖县为奉天。其意思不言而喻。 思考片刻,戚金下定决心,写了一封回信,送到沈阳交给戚忠义。 戚金向戚忠义表示戚忠义做的对,自己是个谦虚谨慎的人,绝对不要封王,那太惹人眼红了,要个公爵就挺不错的。 至于想要的封号——戚。 戚金野心勃勃的设想着自己封公以后的一系列举动,并且开始设想自己该如何分封属于自己的百官和将军。 当然先期准备还是要做好的,比如戚金立刻下命令给宁完我,让宁完我快速筹备,准备好自己的大殿。 很快不到半个月,就在万历三十年的一月份,戚金真正的开始了他的戚国公的生涯。 他很快就是又是重新组织了自己麾下的所有人员安排。真正做到一个政权的所有东西。 戚金尊福王为摄政王,以清君侧的名义正式宣布,他自己为戚国公,重开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起初为大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至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而戚金的的大都督府是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名义上是所有的军事官员的上司! 又是封冯子明为总兵官,镇东将军。封为成侯。 刘长兴为总兵官,虎牙将军。封为盖伯。 戚忠义为总兵官,镇西将军,东阳郡侯。 茅国器为总兵官,镇北将军,封为郑侯。 王如龙为总兵官,镇南将军,封为曹侯! 张永兴为全国炮兵总兵官,专司炮兵。 戚忠德为水师提督。 满桂祖大寿都是封为副将! 余者皆有封赏! 而文官也是正式进入正规。 正式确立内阁的确立,以宁完我为第一个内阁首辅,文化阁大学士。领吏部尚书。 张允修为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宋献策为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严浩为刑部尚书,大学士。 赵辑为礼部尚书。大学士。 毕竟是第一个投降的大明官员,还是要千金买马骨的。 老儒叶正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而佟养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 而常贵德一些人也是被封为侍郎等官职。 余者皆有封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