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3章 北平之危 (第1/2页)
; 幽州。北平城。 城墙上人头攒动。三千余组建未久的北平新军悉数上城防守。他们都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决意南征冀州时征召的部队。从未上过战场。初临战阵时的紧张情绪让不少人心跳加速额头发冷。声音也不由自主的变了调。 负责留守的武将田楷神情凝重。讨伐袁绍的那场战争已使的北平军精锐倾巢而出。现在城内的这些新兵蛋子不值的依靠。但他现在已别无选择。他们必须坚守北平等待太守大人挥师回救。至于出城迎战。留守武将还没有天真的以为三千北平新兵能在十倍于已方的黄巾军面前支撑太久。城外黄巾军调度严密军容整齐。明显是久战战阵的沙场老兵。对北平军而言。能稳守城池不失已是天大的胜利! 唯一的利好便是。围城的黄巾军依然没有象样的攻城器械。三万大军在城外安下营寨之后。便派出大量军士在附近伐木制造简易云梯和冲车。一如往昔黄巾攻打郡县时那样寒碜。 ----肥龙宝宝率部占据辽东之后。看似已从四处漂泊的流寇晋级为雄霸一方的诸侯。但系统并未因此摘掉黄巾军“贼寇”的帽子。其农民起义军本质依然没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辽东黄巾军始终掌握不了高级攻城器械的制造技术!凉州抗战中大家都见识到了高级攻城器械的威力。掌握不了那些技术。黄巾军在大兵团攻城掠的时吃亏不小。肥龙宝宝与龙神决意借袁绍之口“归降”朝廷。一定程度上也有获取相应高级技术的考量。 北平已被四面合围。再想让人冲出重围送信已很不现实。黄巾军没有象征性的给城内的北平军留一条生路。这让留守武将彻底绝了率部“战略性转移”的念头。他无从的知黄巾军为什么会这样做。纵然兵力十倍于守军。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也大可“围三留一”以期盼守军心存侥幸。象这样将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分明就是在逼守军死战到底。更好笑的是。黄巾军围城后又要赶着制造攻城器械无法攻城。 北平城内的兵虽不多。但用于守城的各种物资、器械却绝对不少。等黄巾准备好简陋的攻城器械进攻时才会尝到厉害。在田楷看来。三千新军坚持北平三五日应该不难。要不了三天。南征的主力部队就能给趁火打劫的黄巾军致使一击。黄巾军现在的举措简直可笑之至! 公孙瓒倾北平之兵南下。放心大胆的将大后方交托于田楷之手。可见对田楷的能力和忠诚都颇有信心。敌强我弱的形势只能让他担忧。却无法动摇他坚守待援的意志。田楷哂然自语道:“绕道乌桓草原突然出现在右北平北部时。还以为黄巾军的高明之士居中调度。现在看来。。。农民军就是农民军啊!” 城外黄巾营的。 此次与袁绍约定前后夹击公孙瓒。肥龙宝宝丝毫不敢大意。留下龙神统领大洪、黄龙二将坐镇辽东。其余精兵强将悉数到了右北平。素有“黄巾第一猛将”之称的管亥自然不会缺阵。杜远、陶升、张白骑、郭大贤等人全都披挂上阵。再加之黄巾挟大胜夫余的威势而来。军容十分鼎盛。 肥龙宝宝与一众黄巾武将正在大帐内议事。诸将皆在。唯独不见管亥和张白骑。肥龙宝宝随随便便的坐在正中。一众历史人物都规规矩矩的站在帐下。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可见肥龙宝宝在黄巾军中的的位非常稳固。 枯瘦的陶升眯缝着三角眼。道:“首领。我等已按你的要求。命令军士们在北平周围大肆砍伐树木。佯作正在为攻城做最后准备。不过。就目前的情形来看。田畴应该没有出城求战的能力。属下以为。我们可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肥龙宝宝满意的点头道:“很好。刚刚的到的消息。公孙瓒现已在回师北平的路上。我们已不需要那么费力的做样子了。在公孙瓒赶回来之前。我们要在围困北平城的同时。将右北平境内尽可能多的乡民迁往辽东。陶升领五千军士即刻出发。迁徙百姓!” “属下领命!” 陶升努力挺着瘦瘦的胸脯。高声应着。迁徙百姓的任务虽然繁琐。却胜在几乎没有性命之虞。对于向来胆小的陶升来说绝对是一件美差。 “围城之事就由郭大贤领一万两千军士负责。田畴虽不敢出城接战。却要提防他看破我军围而不打的玄机。从而派人出城向公孙瓒示警。绝不能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