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5.武则天才实行了科举的糊名制!(求订阅!) (第2/2页)
,那都是武则天的功劳,那都是武周王朝带来的福利!” “跟李世民时期,基本上没有关系,你看看唐初才有了几个大诗人?而且,王勃,张若虚,杨炯,都不是李世民时期的。” ........... 汉武帝此刻连连点头。 虽远必诛: “仓廪足而知礼仪。” “只有当人们摆脱了基本的温饱可题之后,才会去考虑文化礼仪。” “或者说是,社会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才会出现文化的昌盛。” “很显然,李世民时期都没有!” ……………… 赵光义此刻要气死了,初唐四杰,的确有一半都不是李世民时期的,而且初唐也才划拉了这么多,这是事实。 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恨李白杜甫他们生的太迟了。 大宋战神: “你说李世民没有进行什么改革,难道武则天就有吗?” “凭什么说武则天,才是让隋唐繁盛的皇帝?” “你这就是无脑吹!” “按你的理由来说,那唐朝的繁盛,那应该归功于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跟你武则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 朱棣敲着桌子,冥思苦想,他对武则天的认知就只是:武则天是个女皇帝,然后杀死了自己的子女。 对于武则天真正采取了哪些措施,在位时期有哪些功业,给他讲历史的那些人都是含糊其词的。 朱棣现在根本不清楚。 诛你十族: “陈通,既然你说,这一切都是武则天的功劳。” “那就拿出证据来!” …………………… 曹cao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就连李世民也聚精会神的盯着聊天群,他倒要看看,凭什么要把自己的功劳,让给武则天呢? 只有武则天,一脸的骄傲,眼中有俯视一切的自豪。 陈通眼中闪过一抹敬佩,武则天,可是一个比男人更男人的皇帝! 陈通: “为什么我一直把唐朝中后期的繁盛,归功于武则天的武周,而不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那就是因为,武则天在位时期,进行了炎黄历史上继人皇帝辛之后,第二次重大的社会制度改革。” “武则天就是杨广的传人,她完成了杨广没有完成的事情,她真正推行了科举制。” “不错,正是武则天,这一位惊才艳艳的皇帝,她实行了科举制上最有名的糊名制!” “把之前的半科举,假科举,变成了真正的科举制!” “真正做到了以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 “从此之后,炎黄才出现了由底层向高层完整晋升的渠道,打开了固化的社会阶层。” “从而,解放了生产力。” ......... 什么! 在这一刻,所有的皇帝都同时站了起来。 就连李渊眼中充满了惊骇。 平平无奇李家主: “怎么可能!” “科举制,是在武则天的手上进行的改革吗?” “陈通所说的,科举制第2次重大改革,竟然是在武则天这个女皇帝的手中实现的。” …………………… 李世民也是震惊不已,他无法相信,科举制上最有名的糊名制竟然是武则天推行的。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武则天与世皆敌! 她要学着杨广和所有世家为敌。 最关键的是,武则天竟然赢了! 因为只有赢了所有的世家,科举制才能进行糊名制,要不然世家门阀绝对不会允许的。 李世民一生都在追求得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竟然在武则天的手中实现了。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憋屈何泄气,他竟然没比过一个女人? ……………… 而此刻的杨广激动的几欲发狂。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继承他衣钵的人,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业的皇帝,竟然是带有他杨氏血脉的人! 他感觉跨越了时间和历史,找到了自己的传承者一样。 那种激动和兴奋,让他感觉到人生似乎都圆满了! 这真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