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九十三章 雅,懂不懂 (第1/2页)
袁绍欲哭无泪,历朝历代都有灾难,这么大的江山,没有灾难也是不正常的。 这是他称王后的第一场大灾难,只不过来的太不是时候,正好赶上没钱。就不能夏收秋收的时候来吗? 还正好赶上大儿子去江东结婚去了,连个背黑锅的都没有。 他大儿子得知消息后,一定很愉悦吧?抱着美人,坐看他这个老爹吃瘪。 袁绍一阵猛抓头发。 大殿上站着两位寿春的使者,成为了百官瞩目的焦点。 先前的使者道:“这位同僚,我已经把我来时候的情况告诉陛下和大王了,你先别这么哭了,赶紧把你来时候的情况也说一下吧。” 百官的神情因此变的更加艰难,后面的和前面的同一天就到了,说明后面的走的更急。不约而同向殿外看了看,也许还有更多的寿春使者马上就要到达了。 寿春完了,淮南也完了,敌人肯定会趁机搞事情。 袁绍当然也能想到这些,他感到当朝说这些事情,而又拿不出办法,太折损名望。 还是先压一压。 汉献帝见到袁绍不问,反而问道:“这位爱卿,寿春如何了?你来的时候百姓是不是都暴动了,是不是把官府的人都杀了,是不是易子而食,是不是浮尸遍野?是不是在大骂朕,骂吧,朕有罪,朕不得好死。” 袁绍:。什么朕不得好死,分明就是他这个孤不得好死。 后来的使者早就一腔热血,要喷在这天下核心大殿上,立刻激动的纳头便拜,道: “我寿春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房屋十有七八倒塌,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盗贼出没,宵小横行,各种矛盾一起爆发,眼看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汉献帝,oo哈哈~。 袁绍:⊙﹏⊙。表明镇定自若,内心已经波涛汹涌勃然大怒,怎么不看孤王的眼色行事,瞎说什么呢? 使者又道:“就在这危急关头,大公子出现了。” 嗯,百官不约而同的浑身一抖。 汉献帝和袁绍一起站了起来。 啊哈!袁绍精神一振,肯定是他大儿子正好走到那里。 我大哥顶雷了!袁尚╮╭,活该。 百官都是极为震惊,尤其是王朗他们,五内动荡,这倒霉的,大公子应该绕道而行的,不过又一想,以他们大公子的仁德,肯定也不会绕道。这不是给人家背黑锅了吗。 “大王子是怎么处置的。”袁绍稳了,四平八稳的坐回了王位上,只等着一会雷霆大怒,什么处置不当什么的,黑锅咔嚓就甩出去套牢。 使者见到此情此情,浑身热血沸腾,口若悬河,一发不可收拾,“大公子来到后……,……打出了神策旗帜,百姓汇聚在旗帜下。安抚了民情,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状态。” 卧槽!袁绍眼睛瞪出了眼眶,训斥的话如同吃不下的饭,又被人一拳全部打进了肚子里。憋肿胀……。 袁尚好像撒完尿一样,浑身一阵哆嗦。黑锅咔嚓变成香锅了,大哥,你就真不能做一次正常人做的事情吗? 满朝文武为之震动。 一面旗帜,一个人,百姓……。 百官的脑海中出现了同样的一个场面,大王子果然是大王子,此番又一次名动天下。 使者又道:“大公子提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神策儿郎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好,大公子说的太好了,不亚于圣人之论。”司空王朗崇敬的目光,大公子的声望即将到达一个新的高峰。 一时间,郭图、华歆这些臣子走了出来,歌功颂德,马屁如潮一般涌向袁绍。 这不是拍他的马屁,而是长子的马屁。 袁绍这位唐王脸色能好看?一开始是红晕,紧跟着就铁青了。 其他官员无论愿意不愿意,也要走出来也歌颂两句。 袁绍差点淹死。 作为唐王,刚才面对灾难毫无办法。也许只是暂时没有办法,但如今却仿佛实实在在被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