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大公子在瞎编 (第1/2页)
沙土地里赚大钱。 无异于沉到水底淹不死。 反正这个时代的古人是不会相信他的。 赵瑜刚才很不满的对袁谭说话后,已经脸色苍白的软在了地上。 袁谭没有动怒,反而亲手扶他起来。 赵瑜道:“大公子,请饶恕小人的冒犯。小人不想死,小人想活。” 这句话,说出了这里百姓的心扉。 袁谭知道历史上的赵瑜早就死了,也许是他的出现,让袁家早一步控制了冀州,安宁下来的生活,让赵云的这个哥哥没有病死。 在这里,他依旧会给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大家放心吧,这沙土地,就是金土地。” 袁谭正色道。 呜呜呜~。 一瞬间,所有人哭了。 许多人软跪在了地上。 显然,大公子就是要让他们死,这就是省下来数以几十万担的粮食。 这叫什么? 指鹿为马! 他们畏惧,不敢反抗,只能哭。 典韦许褚他们对视一眼,虽然很是同情,但也知道君王有些时候,必须要杀伐果断。 二狗子和赵大牛对视一眼,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们站在了袁谭这一边。 “我说的是真的,怎么不信呢?” 袁谭道。 “呜呜呜,这能信吗?”赵瑜哭道。 抛弃百姓就是抛弃霸业。 郭嘉可不认为袁谭会这么做,此刻问道:“大公子,怎么在沙土地赚钱?” 袁谭就等问了,正色道:“我们种水果,卖了赚钱购买粮食。” 谁知赵瑜他们听到后一愣,更加仰天长哭,生无可恋。 粮食都种不出来,还能生长水果吗? 别开玩笑了行不行, 拿人命这么搞。 真的好吗? …… 竖日。 春天里那个百花香。 曲周的阳光当空照。 照在百姓的破衣裳。 村子里最好的院落,也是土坯墙不断掉渣那种。 乡亲们在院子中间,团团包围了一个口袋。 口袋里,是种子,大公子说这个种子的作物,叫西瓜。 西瓜到底是什么瓜,便是务农半个世纪的老农夫,也不懂。 便是有鬼才称呼的郭嘉,也不懂。 袁谭懂。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证实了西瓜自五代时才来到中土。 这种子是他从百货大楼里面弄出来的。 一般的百货大楼是没有卖种子的。 但要知道袁谭这个是后世国都第一百货大楼,前身是国营,保留了很多传统单位。 这种子,也是供给老国都人,四合院房前屋后,院子屋顶上玩票的。 有些写字楼在平台上还种西瓜,陶冶员工情cao, 袁谭认为这个应该不是真的。 “来来来,诸位,我为大家说明一下。”袁谭打开折扇,扇了扇,指着一口袋种子,“这就是能够亩产数千斤,根系发达,特别耐旱的安农一号西瓜。” 又为赵瑜等人扇了扇风,激动道:“就是在沙土地上种植的,我告诉你们,在肥沃的土地上,反而减产。” 此言一出,全村一片哗然。 这来自于自古以来,亩产最高的也就三百多斤。 数千斤,简直是虾扯蛋。 农夫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悲哭。 这可不是东墙根地下晒太阳随便吹,这可是关系到命。 能不能不吹了,能不能合理一些? 还安农一号。 就是毁农一号。 这真是:沙土种麦难上难,百般伺候不出苗。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还要种水果。 要是袁谭说能产出百多斤,没准百姓也就信了,毕竟他的威名放在这里。 但他说数千斤,这谁能信? 别说是袁谭了,便是孔圣人复活来说这些话,百姓也不信。 郭嘉震惊了,难道大公子为了保住钱粮,真的要抛弃这几十万人吗? 一个谎言套着一个谎言,不得不越扯越大。 这事情传于天下,将会彻底失去民心,自绝霸业之路。 而大公子怎么突然不明白这个道理了? 内心焦急,“大公子……。” “怎么,难道连你都不信任我吗?”袁谭不满道。 “这……。”郭嘉很想说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问题,这根本是不可信的问题。该不会是被谁给骗了吧? 袁谭也无所谓了,反正怎么费尽口舌,也无法说开脑筋不好古代人的心扉。 还是用事实说话。 于是挥舞起来他的权柄,“传我命令,曲周各地所有人全部种西瓜,若是收获时没有收入,我神策府,补偿给所有人往年同期的粮食。记得收获的时候,保留好西瓜当种子。” 说完又摸出来一卷竹简,“种植经验全记载于这上面了,各村都要抄录一份,严格按照流程种植。” 说到这里,特别严肃起来,“若是不按照流程来,就会失去补贴粮食的资格。” 全村人一愣。 得,既然大公子给补偿的话,别说种西瓜了,就算说这个叫南瓜,也种了。 郭嘉云里雾里的。 于是乎,就在十几分钟后。 袁谭出现在了耕地里。 而四周,是数百村民。 袁谭手里拿着一个大锄头,其他手里也不例外。 全村人都看着他。 “呸呸。”袁谭往手心里各吐一口,举起锄头,就把脚下的麦苗给铲除了。 一瞬间,全村人心脏跳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