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六章 马上封侯 (第1/2页)
公元195年春,袁谭为朝廷收复并州,凯旋返回帝都邺城。 西门外,百官已经列队,旗帜如云。 号角已经长鸣。 宽大的官道,已经被封锁。 驻守邺城的袁家士兵,一万余人为凯旋的神策军站岗警戒。 道路两旁,有三十万人来迎接袁谭的凯旋。 百姓们听到战事的整个过程后,更加自发的涌出城,迎接他的回归。 袁谭就是这座中心城的英雄。 王者。 大汉男神。 无不敬仰。 而王允等人,无不诅咒,无不唾骂,恨不得他立马断气。 古老的,凯旋的,威武的军人们,回到了帝国都城。 锋利的刀枪如林,闪烁的寒芒,一遍遍刷过大地。 百姓们无比敬畏这支为他们带来安宁生活的军队,更加敬畏他们的统帅。 袁谭率领全军将士,来到了这里。 没想到,竟然有三十万人来迎接自己。 豪情壮志。 难免也有一些小人得志。 穿着典韦擦干净的金色铠甲,提着许褚磨锋利的蟠龙大金枪,骑着二狗子他们洗过澡的龙骊马。 随着到达十几丈宽大的城门前。 王司徒,也就是王允,率领百官疾步向前。 “吾等奉陛下、丞相之令,恭迎前将军凯旋回朝!” 紧跟着,甩了一下长袖,撩起来衣袍,跪在了地上,三叩九拜。 这是皇帝要求的。 袁丞相特别叮嘱的。 二个公子,从陷入绝地,逆天翻转,浴火重生不说,还顺利收复了并州。 袁丞相也从丧子之痛,完成了威震天下的逆转,真是好不激动。 袁谭骑在马上,大枪指过去,淡淡道:“诸位同僚为何如此多礼呢?平身吧。” 王允他们气炸了肺。 平身吧这三个字,也是你说的? 竟然都没有下马。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想任性就任性,想嚣张就嚣张。 谁能拿他怎么样? 便是袁丞相都‘姑息养尖’,他们就更加没有办法了。 果然,在乱世,实力为尊。 …… 随着袁谭带着得胜的大军凯旋, 袁家的局面,朝廷的局面,天下的局面,是彻底稳了。 乃至于,便是在西蜀、江东那些遥远的地方,都因为袁谭的胜利,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随着并州回归朝廷。 朝廷的声威,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巅峰。 袁绍,已经成为可比春秋五霸的霸主。 竖日。 朝廷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大朝会。 有功将士,皆可以入朝参与。 坐在三层楼高龙台上的汉献帝刘协,心情不畅,但却保持着甜蜜的笑容,真是辛苦了。 德胜走了出来,展开了圣旨,“建安初年,皇帝诏曰:……” 如今皇宫基本修建完毕,加上袁谭凯旋。 所以袁绍改了年号,听从袁谭的建议,从初平改为建安。 德胜声情并茂,不愧是皇宫第一太监,念道:“袁家大公子袁谭,诛董卓、救社稷,除公孙、灭匈奴、收青州、定并州。扶国家于将倾,伸大义于天下,加封为车骑将军,持节,节制各路兵马。” 袁绍坐在龙台中部,摸着胡子,得意不凡。 袁尚很是压抑,这才发现大哥都有这么多功劳了。 这份诏书很长,涉及了很多人。 随后又提拔二公子袁熙为司隶校尉、廷尉、监察百官。 提拔袁尚为卫将军,卫尉、掌管禁军和洛阳城防。 又封王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 而袁绍对自己也没有懈怠,他本来就是丞相。 又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以田丰为侍中尚书令,沮授为军师,审配为司马祭酒,郭图为司空仓曹掾。 许攸、逢纪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 王昶为魏郡太守 陈琳为邺都令。 崔琰、华歆、甄尧等依附袁家的豪门子孙,皆入朝为官。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皆为朝廷将军。 淳于琼、蒋義渠、高干、周昂等皆为朝廷校尉。 其余将士,各各封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