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一章 烧陶的工匠很担忧 (第2/2页)
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不过,这只局限于闫山这些大匠、名匠。 闫山他们站在袁谭四周,此刻于迫切中,又充满了激动。 “大公子,幸不辱命,现在可以放入土胚,开火封窑了吗?”叶谦问道。 少顷。 号角声和鼓声,交织成庄严的乐章,回荡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母亲,你听,开窑大典!”一个正在玩泥巴,制作土胚的小孩子。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摸了自己一脸泥后,喊道。 他的母亲,拖着他,奔跑向窑口。 与此同时,围绕这个窑口的聚集地中,所有人放下了手中的事务。 无论男女老幼,蜂拥而去。 邢窑第一窑,被称呼为青花窑。 在窑口。 闫山郑重捧起点燃的三炷香,送到袁谭面前,“大公子,您来上香祭拜神明吧。” “好。” 这仪式十分庄重,袁谭也不敢怠慢。 随着他上香,千余人一起跪拜在地,祈求上天。 “礼成,入土胚!”一十三位名匠,一起呼喊道,难掩神情的激动。 弟子们一个个捧着土胚,这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种子。 一一入窑,出窑。 人们郑重的观看这一切。 他们烧了多少陶,第一次烧瓷。 “师父,行不行,我好想记得您也研究过这种土,烧出来的陶器不是散架了,就是脆的很。烧彩陶的话,釉色也不明显。” 一个返回的弟子,看着手上的土痕,怯怯问道。 戴兴摸了摸胡子,“这烧的是瓷。” 弟子们依旧窃窃私语,这种青花瓷在他们看来就是神物,真的能大规模烧制吗? 若是一窑出来就几个,或者需要好几窑才能烧出一个。 那他们这么多人,肯定许多人是无法从事这个行业养家糊口的。 不单单是戴兴的弟子,还有闫山等人的弟子也在窃窃私语。 这些身穿粗衣麻布的匠人,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人才或者是未来的人才。 于数千年研究追求陶器的极致后。 只因为袁谭一句话,和那精美的青花瓷。 放弃了一切。 和他们的父母妻儿,不远千里,慷慨激昂来到这不毛之地。 为的是什么? 只为追寻烧制的极致。 此一刻,土胚入窑,反而担心了起来。 “封窑……点火!”闫山响彻天际的声音有些颤抖。 袁谭明显发现,就连闫山这些人也是面庞沉重,显然充满了担忧。 …… 三日后。 所有人再一次来到了青花窑。 隆重的金鼓声响起时,人们的神情肃穆起来。 开窑大典,同样重要。 “开窑。”悠扬的声音。 千余人跪拜在地,满怀热忱,比这窑口四周的余温还要高不知多少倍。 这一窑。 可不平凡。 是邢窑一族的生之所向。 成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 “到底会怎么样呢?” “又能生产出多少个呢?” 毕竟烧制彩陶,也有一定的失败率,别说这等精妙的瓷器。 匠人们的担心,也不是不可理解。 “大公子?”闫山发现袁谭站在最前面,走过去问道。 “你去吧。”袁谭道。 这是传奇拉开的一刻,也是荣耀的一刻。 袁谭希望将这一刻交给闫山他们,同时也因此为这些历史上第一代瓷器人,注入更多的自信。 “叶先生,您去吧,您是这里最有资历的。”闫山道。 “不不不,我……我岁数大了,你……你去……。”叶谦捂着心口,显然已经开始无法承受某种刺激。 说起来,十三名匠,皆过花甲之年。 只有闫山五十来岁,也算年富力强。 “好,我去就我去!”闫山一咬牙,“沐儿,你先进去。” “爹,我……我不敢!” 随着闫山凌厉的目光,闫木不得不硬着头皮第一个进去了。 袁谭:╮╭。 匠人们搞的好像赴刑场一样,对自己这么没自信,也要对他有信心吧? 细胞输入,系统,还有什么好怕的? 他来做监督的话,康熙官窑主官都要靠边站好不好? 而这近千人的家眷,抱紧小孩的抱紧小孩,互相依偎的互相依偎,一个个毛骨悚然,搞的好像要大难临头了。 正想着。 闫山狂奔了出来。 一时间,多少目光,唰唰唰,刷刷他。 “闫山,如何!”叶谦等人一起问道。 “我……我……。”闫山说不出来话了,豆大的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哎呦~。叶谦捂着心口倒下了。 紧跟着,其他老头子们也倒下了。 随后,近千人形态各异,但无一例外的稳不住。 “……。”袁谭。 典韦和许褚对视一眼,难道大公子失手了,自毁前程!五百斤黄金打了水漂? 郭嘉也满是担忧,该不会是大公子偶然所得,就以为可以量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