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四章 袁绍对公子们的安排 (第1/2页)
朝廷上的斗争,是袁家和汉室拥护者的第一次试探,以袁家的胜利而结束。 散朝后。 “诸位公卿不要这样,打起精神来,昂首挺心……。”马日磾激励着。 百官完败,俸禄都丢了。 怎么回去和夫人小妾交代? 怎么和子孙后代交代? 吃糠喝稀。 这交代是过不了关的。 垂头丧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宫门外。 “王司徒,今晚可有时间,过府一叙?” 袁绍对于王允今天的相助,发出了友善的邀请。 “丞相召见,敢不从命?”王允神情恭敬。 袁绍哈哈一笑,“既如此,稍后再叙。” 少顷。 袁熙府邸。 大厅中。 袁绍堂上高坐,神情是很好的。 对众人道:“今日实在凶险啊,修建皇宫,一年怎么也要十万石粮食。多亏显思……。” 众人敬佩的目光,在这诸侯林立的乱世中,如此年轻便以显赫天下。 袁谭并不知众人内心深处对他有更多的推崇,提醒道:“父亲,还需小心那王司徒。” 袁绍神情凝重道:“嗯,我自然也知道王允和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友善的事情。但既然他靠拢过来,我示好他,是向其他官员释放一个信号。” 作为一位霸主,不能阻碍任何人向自己靠拢,那样器宇和格局就太低了。 不单单会阻碍现在想要来投靠的人,也会让未来想要投靠的人充满担忧。 “父亲大人,丞相府的建设应该提前于皇宫开始。”袁尚站起来说道。 州牧府也就是现在的皇帝行宫,坐落在邺城中心。 未来肯定是第一个要拆了,在原址修建皇宫主殿的。 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和。 这时候,高干走进来了,“启禀主公,幽州牧刘皇叔听说陛下迁都邺城,特别派来了自己的儿子刘和觐见陛下,现在已经到了府门外。” 袁绍还没有反应。 田丰就站了起来,“主公,刘虞既然派儿子来,就表明他没有和主公斗争的心,是有机会劝降他的。” 袁家虽然拥戴了汉室,但实力并非庞然大物。 以领土面积论,可能在天下只能派第三。 以兵力论,只能派第四。 并且,后面的诸侯和袁家差距其实也并不大。 现在袁家最重要的就是积累钱粮,扩充兵力。 能少用兵,就是少消耗钱粮和兵力,就是变相的发展自己。 袁绍摸了摸胡子,“我会亲自带刘虞的儿子见驾,察其子的态度后,再作打算。” “传刘和来见我,尔等先散去吧。” “喏。” 众人起身告退。 “显思你留一下,和为父一起见一见这位汉室宗亲。” 众人倒也不奇怪。 但袁尚的脸色明显就不好了。 少顷。 外面。 袁尚作为昔日最被看好的袁家子孙,现在心情有些沉重。 很明显,他父亲越来越看重他大哥,越来越依赖他大哥。 这对他不是一个好事情。 他必须也要做一些事情,来吸引父亲的目光。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宫殿的建设了。 袁尚离开了府邸后,直奔邺城偏僻北区的一家茶馆。 山河居。 这样的名字,一般大茶楼都不敢用。 不过这家茶馆,是袁尚自己开设的。 就是用来和审配等人见面所用。 毕竟审配这些人是袁绍的直系部众,总是出入他的府邸会很不方便。 时间不长。 审配和逢纪来了。 袁尚对二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审配逢纪是袁绍的谋士,同时也是袁尚的谋士。 虽然他们可能在韬略上略逊田丰沮授,但在权力斗争上,是有一定建树的。 逢纪吹了吹茶盏上的叶子,从容道:“三公子不必觉得稍逊一筹,须知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 又道:“今天朝廷上发生的事情,以我观之,大公子也只是偶得而已。反而听说神策府政务,全靠郭嘉、陈矫、张既等人打理,大公子很少过问。” 审配对于袁尚希望通过建设宫殿崭露头角的想法,是很支持的,道: “三公子,属下听说邺城出现了一个叫马钧的人,擅长机械,营造。”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城池建设,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三公子何不让他拿出一套设计来,将其推荐给主公。” “马钧吗?”袁尚记下了这个人。就如审配所讲,这样一来,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