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两位大军师的碰撞 (第1/2页)
董承望着迫切的百官。 苦笑。 他当时何尝不是如此。 叹了口气,“曹cao没有赢,反被袁谭杀的割须弃袍,据说胡子、衣服都脱了,这才逃过一劫。” “……。”百官。 对于他们来说,最坏莫过于袁谭赢。 竟然真是这种结局。 这真是我见瞒人汉,如篮盛水走,一气将归家,篮里何曾有? 曹cao去埋伏袁谭。 自己个反而大败。 王允他们简直受不了,真是够笨的了。 但从另一方面讲,也说明,曹cao比袁谭容易斗争。 袁谭真是太不好斗争了,简直就是新生代的斗战之王。 百官对此事无不畏惧,反而更加倾向于扶持曹cao来勤王保驾,成为朝廷对抗外面诸侯的打手。 相信曹cao经历过失败后,更加无法成为权臣。 而若是无法抵抗袁家的话,必定新一任的权臣诞生了。 其实,人群中的荀攸比任何人更加吃惊这件事情。 他也本以为袁谭必败无疑了,结局出乎意料。 这位袁家大公子,绝不能以常理审之度之。 虽然王允这些人开始全力支持曹cao当挡箭牌,但如果在迎接陛下的事情上又出意外。 此刻的荀攸萌生出许多想法。 王允示意众人稍安勿躁,正色道:“曹cao这么做的真实目的大家心知肚明,袭击勤王保驾的兵马,传出去后不好听,这事情,还是不要告诉陛下为上。” 皇帝刘协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汉献帝。 既然百官倾向于曹cao,自然不能让这个负面消息影响到皇帝对曹cao的印象。 百官正色道:“司徒大人所言甚是。” 荀攸深知曹cao的举动就是要阻挡袁家进洛阳,成为独享皇帝的人,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允一方面为曹cao遮掩,一方面也算计着曹cao。 明显,袁绍比曹cao好斗争,但袁家出了一个袁谭,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荀攸眼见乱世来临,希望能够效仿先贤萧何,张良,追随一位明主,平定天下名垂青史。 因此他也不吭声,静观其变。 他揉了揉不太好用的眼睛,叹息了一声。 “司徒大人,外面有车骑将军杨奉求见。” 一名侍从在大帐外奏报道。 王允闻之,示意百官安静,这才对外说道:“请车骑将军进来吧。” 杨奉进来的时候,王允率领百官迎接他,给与了极高的尊重。 而杨奉,原本只是一个黄巾贼,草寇而已。 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可比三公的重臣,正是享受现在这个身份地位的时候。 不过此刻却是神情忧郁,说道:“司徒大人,不出一日就要彻底断粮,你答应的粮草呢?再没有粮食的话,我就控制不住军队了,只能默许劫掠洛阳地区的百姓。” 杨奉的白波黄巾军虽然摇身一变成了官军,但难改多年来的匪气。 没有饭吃,肯定会重cao旧业,烧杀抢掠。 那么洛阳地区就会生灵涂炭,成为没有百姓的地方。 没有百姓,怎么养育朝廷,怎么养育军队。 并且,对朝廷的声望打击极大。 这些贼兵没有粮食吃,是要吃人的。 王允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离开洛阳,找一个有饭吃的地方,迫在眉睫。 而李傕郭汜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也是火烧眉毛。 对于朝廷来说,真是多事之秋,稍有不慎,就要重蹈覆辙,成为别人的玩物。 好在,王允他们刚才已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心里也有了一些底气。 因此王允安抚道:“曹cao和袁绍马上就要来了,带着很多粮食。”又道:“车骑将军,您才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一定要多坚持几日……。” 杨奉也有自己的想法。 作为三万黄巾余党白波军的统帅,并没有控制朝廷的野心,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够那个资格。 他也不想被曹cao这些诸侯吞并,只想拥兵自重,褪去贼人的身份,享受荣华富贵。 如今他已经是朝廷的车骑将军,保卫洛阳城。 王允深知杨奉不是诸侯,好控制。只要给与荣华富贵,这批兵马就能为朝廷所用。 所以,杨奉和朝廷的利益是一直的,对彼此都很放心。 杨奉当然不希望朝廷灭亡,因此还是会尽心去安抚军队。 随着杨奉离开,王允这里的会议也告一段落。 王允最后说道:“大家回去准备一下,不出二天,曹cao就会来到,我们一定要表明支持他的态度,给他信心和决心,也好一起对抗随后到来的袁家父子。” …… 半个时辰后。 荀攸这位历史上曹cao的‘谋主’,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也是他原本在洛阳的家。 只不过现在已经成了废墟,他就在原本堂屋的地方搭了一个小帐篷。 朝廷沦落到这种地步,有时候他一笑。 荀攸的这个小帐篷空间,也就是一张单人床的面积,此刻一人盘膝坐在门口。 荀攸不悦起来,“书童,这是你坐的地方吗?越来越不懂的规矩了。” “老爷,叔爷来了。” 荀攸不是达官显贵,身边只带着一个书童,听到呼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