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火箭双发失败 (第2/2页)
起落架的问题吗?”当人们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更倾向于是起落架的问题。 毕竟起落架有问题的话,这只是一些小毛病而已! 证明整个火箭系统没有任何的问题! 无非是把起落架的材质加强一些,各个连接点缓冲点,重新设计加固而已。 而且起落架的再次设计,跟冲击性试验,不用装载到火箭上去进行。 只需要造一个圆柱体,跟火箭的大小体积一样。 然后模拟降落地面的那一瞬间的冲击力,看看起落架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形,又或者说承受不住的状况出现? “不会!我们的起落架设计非常的完美。即便是超出火箭本体两倍的质量,起落架也能够承受那一刻的冲击力。 如果真有问题,或许是起落架跟火箭本身的连接点出现了状况。”毕竟火箭本身就是一个铁皮式的圆柱体。火箭之内全部是加载的燃料,用皮儿薄馅儿大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不要过于盲目自信,而且现在是研究问题,并不是有人给你们扣帽子!火箭刚刚已经完成了接地,而且发动机也已经程序熄火。 至少在程序上表现出来是熄火,毕竟那么多的烟雾rou眼也看不到,只能通过程序来判断。 如果不是发动机还在继续工作导致火箭发生倾斜,那么就百分之百是起落架的问题! 你们快速思考一下,如果不是发动机的原因,到底起落架的问题出在哪里?”火箭无论是发射起飞,还是降落到地面,都会有大量的烟雾喷出。 大家也只能通过计算机上面的程序来判断,火箭发动机在起落架接地的一瞬间,发动机就已经熄火并停止了燃料供应。 如果程序没有出现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一定是起落架的毛病。 如果发动机的程序传感器出现了问题,发动机没有关机,但是传感器却判定已经关机,这种可能性理论上并不是没有。 但是根据刚才火箭接地之后,浓烟喷射的状态来观察,应该是处于关机的状态。 如果发动机持续工作,跟关机之后的状态,那浓烟的流动速度便能够分辨。 听到这样的话,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了负责起落架系统的负责人! 一时间,负责人的汗水就好像刚刚洗过头一样。 如山一样的压力瞬间涌现了过来。 这种压力,压的让人喘不过气。 然而就在这时,林平却突然间开始说话:“大家工作做的都很不错,至少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 永远超乎我的想象,我以为至少需要摔个六七枚火箭之后,才有可能看到火箭稳稳的矗立在地面的画面。 虽然这次以失败告终,但是功大于过,而且是无比巨大的功劳。 曾经,我在给电子行业开庆功会的时候就承诺过。 如果大家取得成功,我一定给你们开庆功会。 现在我正式宣布,这庆功会不但要开,还要开的热热闹闹。 说说看,对庆功会大家有什么想法?” 林平现在可没心情跟大家讨论技术问题,况且作为非技术人员,讨论技术也不是林平的专长。 两枚试验性火箭就能让火箭矗立在地面,这已经非常非常的难得。 毕竟马斯克做火箭回收的时候,那可是借助超级计算机,参与设计之后的结果。 而现在这个年代,再超级的计算机,也比不上网络大爆炸年代的一台普普通通的商务型笔记本电脑。 每一次的设计,每一次的验证,都是大量工作人员用原始的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 耗费时间不说,还要耗费科技工作者们大量的精力。 两枚火箭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恨不得做梦都要笑醒。 而看看现场这些人,居然一个个哭丧着脸。 听到林平要开庆功会,这些人不但没有兴奋,反而感觉林平在羞辱他们一样。 项目发生了失败,而且是眼睁睁看着就要成功的一瞬间,一百八十度转变瞬间失败。 这就好像是一段长跑,如果跑到一半体力不支,眼看着身边的人超过自己夺得了第一名那也就罢了。 而自己经过了那么多努力付出,一只脚都要触碰到终点线的那一刻,却发现别人已经领先自己0.01秒,踏上了终点线。 这种带着一些绝望的失败,更让人感到无法接受。 人们更愿意接受那些,刚起步或者走到一半时遭受的挫折。 再加上,刚才众人反驳林平,不同意林平马上发射第二枚。 此时林平用庆功会来羞辱大家,似乎感觉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林平明明没有这样的想法,是真心实意的感到开心。 “庆功会还是等到真正成功的那一天再举杯吧!虽然今天没有成功,但是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我相信同志们在接下来的试验性发射中,一定能够取得完美的成功。 而且我也相信,用不了多久时间,大家就会用这样的火箭发射卫星。 等卫星上天之后,这些火箭又会平稳的回到原地。 到时候,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人,一定来喝大家的庆功酒!”一群老将军不虚此行,虽然看到了两次失败,但是的确看到了成功的那一瞬间。 虽说结果不是令人满意,但至少不远的将来,大家肯定能取得成功。 现在仅仅是需要一点点时间罢了! “将军说的是,我们航天系统之内所有工作人员在这里表态,今天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我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 并且解决之后,马上恢复试验性发射。 我们保证,两年之内,一定能够使用这种技术发射卫星。 到时候,我们国家发射卫星的成本将远远低于所有人。 到了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凭借手中的价格优势,走向国际市场。”航天系统的领导们,一个个底气十足的向着老将军们保证。 可是大家似乎忘了,这技术是林平航空航天公司的产物。 虽说大家各持有一半的专利,但说出来的话,却给人感觉这只是他们内部的功劳。 似乎跟林平没有半毛钱关系,说了半天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不过林平并不在意这些虚荣,只要大家取得成就,争取在九十年代初期成为全球领先。 甚至在两千年左右,就能够完成载人登月的宏伟计划。 到了那个时候,随着互联网全面爆发,大家再也不用‘羡慕’外国的月亮是那么的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