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阿花的择校理由! (第1/2页)
对未来注定艰难的挑战充满兴奋感,只有信念是不够的。 苏与姚的底气来自于经过两次手术和长期的休养复健后,他的伤腿恢复情况超出所有人最开始的预期。 京都人民医院的复查结果显示,骨头上的螺丝孔已经完全长好,他已经可以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只要循序渐进,别一下太暴力的使用右腿造成第二次伤害,问题都不大。 除了右腿伤愈外,最让苏与姚开心的是他的身高没有因为断腿而受到很明显的影响,养伤期间还长高了5厘米,从176厘米长到181厘米。 篮球运动,身高太重要了。 有人说,当篮筐设定在305公分的高度时,就注定了这是一项不公平的运动。 这句话本身并不准确,任何的体育运动其实都没有绝对的公平。 但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本身已经说明身高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身高问题也一直是苏与姚的心腹大患,如果苏与姚受伤的时候是18岁,身高和技术都基本定型,那可能路桥队也不会这么果断的选择放弃他,照杜山教练说的,多少也给点留队观察的时间。 15岁你是神都没用,如果身高停滞不长的话,第二年你就是个渣渣了。 苏与姚就有个封号“篮球之神”的朋友...... 咳咳,干嘛,你瞪着我干嘛,你有意见咯?是真的啊,我可没骗你,他叫乔丹! 他在身高1米78时,实力远不及他身高只有1米70的哥哥。 这也是为何他穿23号,因为他哥哥是穿45号的,他觉得他只有哥哥的一半强。 而当他长到1米98,他哥哥却只停留在1米73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去NBA封了神,而当初随手就能把他虐出翔来的哥哥,却连职业联赛都没打上。 这便是差距。 苏与姚13岁158,14岁166,15岁176,现在16岁181。 近三年的身高增长数据是8CM、10CM、5CM。 很正常人的数据,如同大部分男孩那样,初中的时候开始青春期发育身高飙升,升到高中之后,身高成长就会开始慢下来。 虽然苏与姚很希望自己可以不正常,时不时还幻想自己那新长的5厘米是受到了骨折的影响慢下来的,而不是青春期后期身高发育变慢了。 如今断腿好了之后,能来个“补长”,二次发育什么的,再爆个10厘米15厘米,那就真的爽歪歪了。 毕竟,某某球星在进入大学后突然身高猛窜20几多公分,然后逆天改命控球后卫改打中锋这种事情也是客观存在的嘛。 对,苏与姚说的就是他那个浓眉大眼的朋友! 这不算什么,还个更过分的朋友,对,就名字字母繁多特别难念的那个! 那家伙进入NBA职业联盟后身高都还一直在长,仿佛一直都在发育期...... 不过,对于身高成长这方面苏与姚也只是YY一下罢了,全球60亿人,才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的? 算下概率,就知道这种好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并且,苏与姚对自己的身高还是很满意了的,按照自己骨龄测试的身高预测,自己成年后能长到1米85到1米90左右,如今看来,算是基本符合预期了。 “1米81,高中三年平均每年再蹭个3厘米应该没问题吧?有个190,在控卫的位置上怎么都够用了。” 苏与姚心里想着,呼噜噜的就把一碗白粥干完了。 “阿花你不吃吗?” “噢,在想你去学校报道的事情呢。” 阿花全程脸带笑意在看着苏与姚吃,自从苏与姚受伤后,她第一次内心如此平静,眼前的首要任务,便是苏与姚上学的事了。 苏与姚问:“对了,阿花你给我挑了间什么学校啊?” 阿花说:“油城石化第一中学,简称油一中。” 苏与姚笑道:“哇,很厉害的样子。” 这年头,能带个“第一”的都是好学校。 阿花:“那当然,这可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油一中很强的,90年代在油城一度独领风sao的高中,现在虽然招生资源受限了,实力远不如前,但依然也是油城重点高中,省一级学校。” “呃......90年代?90年代还没有我呢,为什么不选现在最强的呢?” 苏与姚吐槽道。 “咳咳,这个嘛.....” 阿花拿着手机打开油城高中排行榜,一个一个的念着:“油城排名前十的高中有油城市直属一中、高县中学、信县中学、化县一中、高县一中、电县一中、高县二中、油城石化一中、第十六中......” “停!都排到第八名去了,也算强?” 苏与姚泪流满面,讲道理嘛,大家都是“一”字辈,凭什么差距看起来那么大? 而且,苏与姚还以为油一中就是市直属一中,油城最好的高中呢,原来并不是,只是简称...... “别吵!” 姚花敲了苏与姚一下:“首先,市直属一中,电县一中是油城的篮球强校,连续两年粤省高中联赛打进八强的,直接排除!” “啊?” “啊什么啊?” “啊,大海,你全是水,啊,青蛙,你四条腿,啊~,花花,你真的太爱我了。” 苏与姚痛苦的捂住了额头,还能说什么呢? 为了不让自己打球,油城最优秀的市直属第一中学花花都直接排除掉,霸气霸气,讲究讲究,佩服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