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演绎推理,法术掌握 (第2/2页)
束后,教室内的见习法师围着教授询问了一圈后,又挨了一波嘲讽后,便默默散去。 原先人头攒动的小教室内顿时空荡,只剩下死灵师提尔继续在讲台上收拾教案,准备着下一节课的材料。 风轻轻吹动两侧落地金丝绸缎帘布,昏黄的影子在墙角轻摆。 “首先你想想,法术首先有三大难点,记忆难点、理解难点、计算难点。而对你而言,靠着记忆宫殿,记忆难点不费吹灰之力,即将成型的微处理器,计算难点同样土鸡瓦狗。” “剩下真正的难关,也就理解难点,便是我们所说的掌握知识。” “而知识的逻辑,不过分为归纳与演绎两种。” 听着绝对理性人格有条不紊的描述,林奇在知识逻辑四个字面前,终于瞪大了眼睛,死死地把全身所有的注意力都凝结为一个点! 真理之门,世间知识之源泉。 对方说的这些,或许会透露出“真理之门”的构造奥妙! 若是林奇能够在记忆宫殿同样复刻“真理之门”,两者相叠下,他恐怕才是世间真正无解存在。 “归纳法最为直观。” “演绎法则困难很多,也是无数人的拦路虎。你能说说演绎法例子?”绝对理性人格挑战道。 林奇轻皱眉头,解释道。 “大前提:人固有一死。小前提:我是人。结论:所以我会死。”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 “没错,尤其演绎逻辑本身数量之多,还具有诸多的类型,诸如“直接推理”、“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而法术理解,本身就是多种上述演绎推理类型的叠加。” “演绎逻辑分为‘前提’与‘结论’两大单元,一般便是‘前提’→‘结论’形式。” “你的符文是最初的前提,而结论则是最终的法术模组,当你理解如何用一系列符文推导出一个完整的法术模型时,就代表着你这一道法术已经了然掌握于心。” “但这个过程里,你面对的是‘前提’→‘结论’→‘结论’→‘结论’→‘结论’。”绝对理性人格在进入自己专擅的领域时,终于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林奇的心神为之牵动。 林奇默默明白过来,一个“法术模型”便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之前的法术模型‘阅读魔法’,你最初能够看懂,但为何一直都无法正式应用法术模型?”对方问道。 就好像再问林奇,你听得懂课,又为什么做不出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原则,同样做题也是检验你到底懂不懂的极致路径。 林奇只能轻轻摇摇头。 “呵。和粘单,因为刚刚这个‘前提’xN‘结论’的逻辑链条,最初的‘前提’与最终的‘结论’你都算明确的,但中间的结构才是理解的过程,你看着自然看得懂,因为你所有错误的思路都会被法术书拉回正确的轨道。” 林奇这才一愣神。 因为最初的前提与最终的结论都肯定没有问题! 他看着开头结尾,自然有“学会”的假象! “至于你为何理解了这两道法术,原因很简单。刷题是学会最快的捷径,同样施法也是理解符文法术模型逻辑链条的关键方式。” 林奇已经慢慢抓到问题的真相! “可是时光龙你不是还无法掌握么?而且时光龙的施法模型和人类的施法模型也并不匹配。”林奇说道。 就如同刷大量的“英文阅读理解题”也不见得能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分数。 “我自然不是让你得到巨龙的施法经验。”绝对理性人格语气淡漠解释。 林奇当即色变,仿佛整个教室都暗下数分,空间阵阵阴风袭来,讲台上的死灵师提尔皱起眉头。 死灵系! “是那个九环死灵师的施法经验?” “没错。”绝对理性人格语带欣然,“它本来在你的体内潜伏得足够深,可惜时光的小船太过轻薄,无法承载下多余的意志。因此它便变为最为精纯的能量,你没多了解一丝死灵系法术只是,都能够唤醒这种能量成为你的记忆与本能。” 林奇目光渐渐变得严肃。 “然后呢?” “你知道的,就如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这种损耗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我修行死灵系法术,便相当于把对方的灵魂与学识全吃掉了?”林奇反问。 “你这么理解,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绝对理性人格笑意盎然,“如何,这是我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而奉献上的礼物如果我是你,我便会马上去了解足够多的死灵系法术知识,争取在时光隧道返回前,将那死灵系幽魂的所有学识抽丝剥茧。” “这样,或许当你回去那一刻,便会成为掌握时光龙守护灵,具有九环死灵师理头脑的天生施法者。” 知识,它仿佛这个躯体察觉到林奇的不屑。 “你该不会,愚蠢到不屑消耗这个死灵师的灵魂吧?”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还有这种道德洁癖?”绝对理性人格发出难以置信的声音! “倒也不是。”林奇摇摇头。 “只是到达山顶的过程很多,可以坐坐缆车,也可以让轿夫给抬上去,但对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的是,自己一步步走上去。” “九环死灵师!你疯了?” 被贪婪与欲望支配的绝对理性人格,语气中带着难以理解地居高临下,“你知道你正处于时代的关键节点!” “如果你能够提前成为九环死灵师,它对你将是无价之宝!甚至没有人会知道这点!” “不。”林奇还是坚持地摇着头。 “其实我天生并非圣人,甚至我读者理性人经济学书籍的时候,还颇有赞同感。” 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大暴雨路上的出租车自然就需要加价,这样一方面用高价吸引司机出来跑,以及避免司机因为大雨而放弃工作,增大供应量。但同样因为高价格,有些人觉得难以负荷便会放弃搭乘,减少了需求量,最终实现供需平衡。 但这种价格筛选,让富有者能够搭乘而贫困者失去机会,天生就带有政治不正确,所以一直没有被提倡。 “对我而言,我的道德,同样有价码。” “而成为一位九环死灵师,并不足以让我背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