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陆家大公子 (第2/2页)
给了耿长林一个眼神,然后起身直接离开了。 耿长林让耿于怀关门,然后拦下一辆出租车,示意江远上车。 二十几分钟后。 车子停在了一条小巷边。 耿长林带头走进了巷子,耿于怀走在最后面,目光不断往后面看,似乎在看有没有人跟踪。 他们这神秘兮兮的样子,顿时让江远心生警惕。 这片居民区里有不少纵横交错的巷道,要不是江远记忆力出众,怕是也会迷路。 一直走了十几分钟,耿长林才上了一栋破旧的居民楼。 三楼某个房间门口。 陆群的保镖正站在门外,见耿长林父子带着江远过来,他走到楼梯口往下看了看,确定没有人跟来之后才点点头。 打开房门,江远发现这房间别有洞天。 房间里重新装修过,地面上铺着羊毛地毯,几个房间的墙壁都被去掉,变成了一间一百多平的大房间。 房间里摆着几组博古架,照片上的那些东西都一一摆在架子上。 唯独不见江远感兴趣的书信。 江远在沙发上坐下,看向对面坐着的陆群,“陆少也不想浪费时间吧,我选出来几张照片上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了。” 陆群摆摆手,便见耿长林走到博古架前,把江远选的东西一件件拿了过来。 东西放在江远面前的桌子上,江远扫了眼,确定是真品无疑。 可江远却没有急着上手把玩,而是看向耿长林,“那封信呢?” 耿长林笑着看向陆群,“陆少,信在保险箱··” 陆群‘嗯’了一声,起身走到墙角的保险柜边,输入只有他知道的密码,然后把那封信拿了出来。 看到实物,江远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可江远脸上却看不出丝毫情绪。 江远仔细查看了一会儿,心中已经了然。 这封信件其实是一幅《军事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62岁时写下的。 要知道曾巩留下的作品极其稀少,这封书信算得上是一件孤品。 并且书画作品一直是收藏圈的热点,后世的市场价值会一直增长。 何况这封书信的材料是黄麻纸。 黄麻纸本就罕见,何况是在唐宋时期。 那时候的书信能够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这封书信一直处于一个缺氧的状态。 古代能有什么防氧化措施? 只能说明这封信件才见光没多少年头。 江远可不管这些,自己是从陆群手里买,走的是正规渠道。 要说价值,这封一百二十四字的书信,每一个字都价值连城。 放在后世的拍卖会,江远敢肯定,一定会引起轰动,成交价绝对会超过两个小目标。 “怎么样?”耿长林自信一笑,“你要是懂这东西的价值,就该知道五十万的报价一点儿都不贵。” 江远却摇摇头笑了。 “你倒是说说它怎么就不贵了?” 耿长林眉头一皱,“你觉得我没看准?” 江远继续摇头,“只是想听听你的说法。” “这有什么好说的?曾巩的存世孤品,黄麻纸材料,品相如此完美,书法造诣如此高,还有什么好说的?” 江远却是笑着看向陆群,“陆少怎么看?” 陆群微微皱眉,“耿长林是我的顾问,他的话就是我的话。” “这样啊?” 江远忽然拿起一张照片,指了指桌上的一件瓷器,“这件东西,耿老板的估价是多少?” 耿长林直接开口:“五万,不是什么很珍贵的东西。” 江远一拍桌子,‘哈哈’大笑道:“我要了!” “这对乾隆年间的盖碗呢?” “十万。” “我要了!” 江远直接接二连三的拍桌子,丝毫没有要讲价的样子。 耿长林面色狂喜,“原来老头子我看走眼了,小哥不是什么抠门的人啊,厉害!” 可江远的笑容,却有些意味深长。 陆群的眉头,也不知不觉地拧在了一起。 江远的表现,不正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