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四章 撞车了 (第1/2页)
,你好,1983 在夹皮沟再次登上报纸的第二天,刘青山就开车去县里,准备正式提交承包豆包山的申请。 车里还坐着刘英老师,村小正式放假,刘英也要先回家一趟,然后再去县里的进修学校,集中进行学习。 当然,食宿之类的,全部由合作社报销,这也叫刘英更加心存感激。 到了公社,刘英就提着大包小裹的下了车,然后搭乘了本村的一辆马车,一路坐到家门口。 “姐,你回来啦!” 弟弟也放假了,在大门口和一帮小孩子踢毽子,看到刘英,立刻飞跑上来,抢过一个大包袱,就抗在肩膀上。 进了屋,家人也都在,刘英就把一样一样把东西都掏出来:弟弟们的糖果,爷爷的一套新衣服,父母的新鞋子…… “爸,这是电子表,港岛产的呢。” “爷,这是港岛的服装,都是夏天穿的,可凉快啦!” “弟,别吐别吐,这叫巧克力糖,就是这味儿。” 刘英嘴里笑吟吟地说着,然后又把一百块钱掏出来,交给她娘:“这是合作社的年终奖。” 母亲也眉开眼笑,她虽然不知道年终奖是个啥东西,但是这一百块钱,过年都够用了。 一家人都欢欢喜喜的,只有爷爷皱起眉头: “英子,这又是东西又是钱的,到底咋回事,就算是国营单位,也不会分这么多东西,是不是你干了啥不该干的事儿?” 刘英也听明白了,脸上一红:“爷,你说啥呢,人家夹皮沟可不像咱们大队,人家那边可富裕啦!” 然后她就把在夹皮沟的见闻,给家人详详细细讲了一遍。 本来有些重男轻女的老爷子,也越瞧这个孙女越顺眼: “好好好,这下咱们家英子有出息了,在那边好好干,夹皮沟那么好,以后就在那边找对象成家!” 说得刘英脸又红了,心里又是激动又是欢喜:好像长这么大,爷爷还是第一次夸她呢。 这一切改变,都是因夹皮沟而起,刘英心里暗下决心:去县里进修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当一名好老师,帮助夹皮沟好好培养孩子们。 在把刘英送到公社之后,刘青山就先去找公社的孙书记,把一份稿纸,放到孙书记那老旧的办公桌上。 孙书记没看稿纸,而是先拿过一份报纸:“青山,看昨天的人民报纸了吗,哈哈,你们夹皮沟好样的!” 刘青山点点头:“孙书记,那已经是昨天的事了。” 嗯? 孙书记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刘青山的意思,起身拍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 “青山,你能不骄不躁,我很欣慰,说说吧,又有什么打算?” 说话间,他的目光就落到那沓稿纸上,他知道,刘青山肯定是又有新的想法。 孙书记心中也好生感慨:不得了啊,真不得了,年纪轻轻的,要是换成别人,能享受这种荣誉,不说飘飘然,也该沾沾自喜。 可是看看人家,直接一句荣誉代表过去,就翻篇了。 夹皮沟有这种带路人,肯定还有大发展! “孙书记,这是我们夹皮沟合作社,承包豆包山的可行性报告,请您审阅,没有问题的话,我一会就呈交到县里。” 这种事情,公社肯定是没有主导权的,还得通过县里。 刘青山估摸着,就算是他们地区乃至他们省,目前好像都没有承包山林的先例。 承包山林? 孙书记听了,也是一愣,他有点跟不上刘青山的思路:现在这样不挺好吗,为什么要承包? 带着疑惑,他开始翻看刘青山书写的那份报告,看着看着,他蹙气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我找其它干部研究一下,没啥问题的话,就给你签字盖章,公社原则上是同意的。”孙书记对刘青山还是很支持的。 一来是这个报告书,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二来嘛,承包费也不是一笔小钱,就算大头儿归县里,但是公社也总能捞到一部分。 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孙书记办事还是很痛快的,一个小时之后,就研究出结果,自然是全票通过,呈交上级批准。 刘青山当然心情也不错,扔下一条烟就跑了,这些公社干部嘻嘻哈哈的,也不客气,一人分了一盒。 到了县里,已经十点多,刘青山先去了郑红旗的办公室。 “青山来啦。” 郑红旗同样扬扬手里的报纸:“继续努力,一定要保持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县里出了这样一个典型,大伙都觉得脸上有光,既然走上仕途,自然就会追求政绩,因为县领导同样也是受益者。 直接提升不敢说,起码出去开会的时候,能跟别人吹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