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章秦岭 (第2/2页)
纪的增长,李信对于武成侯的行军用兵之道,越发的崇拜。 同时也发现,武安君行军,也是险中存稳。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道,存亡之地。 以弱胜强,可也,但不取也。 两强相攻,胜之,堂堂皇皇,所取之。 有时候,李信会想:“将百万之众,便是武安君也难敌武成侯。” 兵者,诡道也? 百万之师,堂堂皇皇,何谓诡道也? 看着年轻的将领,隐约之间,李信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年自己被陛下称作白马将军,也是一等一的风华,一等一的自信。 现如今这些风华,越发的内敛,他的模样越来越像当初的武安君、武成侯。 李信说道:“汉帝使关羽坐镇秦岭,此人非庸将也,我等先锋大军行军虚谨慎,要绕开秦岭?进攻陈郡?彼处多山,进军不变,运粮艰难,此等孤军深入,关羽可南下居安,断我后路,截我粮道,我不取之。” 李信说着,那位年轻将军低下头来,没有继续再说。 此前他眼中有多少的明亮,现在就有多少的昏暗。 李信的言语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在其头上。 越是闻言,年轻将领越是心头一片寒冷,真如李信所言,他们这只先锋大军就算是完了。 大秦的将军又开始商谈了起来,有的说要突袭,有的说切后,有的说离间,有的说下毒....将军们的计策在李信耳中,都很稚嫩。 这一刻,他有些明白,为何陛下要让自己这位中年人来做先锋了。 他们大秦年轻一代的将领存在太多当初的“李信” 并非是没有能力,只是太过傲气,太过想当然。 他们能做到如今的位置,少不得是将门世家,身经百战,他们所说的这些计策,便是最初所言的孤军深入,只要cao作得到,未必没有可取之处。 以往他们所参与的都是小规模的战役,变化不多,兵书上的些许计策就够用了。 但是这是国战,艰难也,不可等闲视之。 是这些人太过于年轻,不稳重,即便是先锋大军,也需要谨慎小心 李信面容冷淡,看着众人,说道:“二三子所言皆可取之!” “嗯?”听得此言,倒是众人惊讶了,皆可取之,这是什么意思? 李信也不解释,直接下令道:“王贲持我军令,驻守寒山关,不可挑衅,坚守即可。” “其余大军,传我号令,随我绕过秦岭,不攻陈郡,改道泸县。” “同时与我修书一份,传与关君。” 李信很清楚,秦岭非是善地,贸然进攻,无比的艰难。 就像是当初长平战场上,廉颇的坚守之下,即便是武安君也难尽全功。 今日和当初的例子很相似。 当时可以造谣言,使得阵前换将。 现如今,也可以! 既然做出了功汉的打算,对于大汉的一切,包括无数世界历史上的记载,他们都做过了解。 当然,李信也知道自己的信心也被摆在敌军的桌面上。 李信很了解神汉的形式,六帝共存,这就是最大的破绽。 只要计划得当,坚固的堡垒不难从内部攻破。 “关羽属刘备,经营秦岭,犹如铁桶,汉帝刘彻能容之?” 说实在的,李信不太相信,那位推行了推恩令,霸道第一的武帝能够容纳得下。 心存嫌隙,这才是正常的,国无二主,何况是六帝? 同时,即便是这一计划不成,他留下偏师在此,迷惑对手,绕道一方,也能有所谋划。 …… 黑水龙旗迎风飘扬。 此处驻扎着大秦的主力大军,想要吞并神汉,李信的十万大军只是先锋,而王翦引领的这七十万大军才是主力。 军帐之中,王翦看得手中的密报,得知李信的计划,在对比堪舆图。 王翦不由得点点头,喃喃道:“李信果真是成长了。” 记忆里,当初与自己争执攻击楚国的年轻人,自己说六十万,对方说二十万,那般的自信。 现如今,自信未退去,傲气却收敛了。 “偏师迷惑,改道泸县,不让秦岭大军包剿,同时经由汉口、昌南……转战千里,战略性大包围,使得秦岭犹如孤城,好计划!” 从这个计划,隐约之中,王翦看到了武安君的影子,那时候,他随着武安君作战的时候,武安君就很喜欢这样的孤军深入,战略转移,反向包剿。 现在大秦的年轻人都学过这种战术,甚至是将之当做以弱胜强,获取战果的典型战术。 但是,谁能是第二个武安君? 武安君行兵看似艰险,实则稳健,一击不中,退守不难。 他少年学兵书,后来随着武安君作战,学其稳重,已然兵法如山,可胜而不败。 而在李信的战术之中,他真正看到了武安君的影子,这个年轻人虽然和武安君的时代相差甚远,但是行兵之道同出一辙。 天马行空,险中存稳,稳重求胜。 “如此,就让老夫助你一臂之力,传令黑冰台、天网,三日之内,我要长安孩童齐唱——关与刘,共天下……” “同时让密探持重金求见汉庭重臣,曰:神汉多将帅,卫青、霍去病等人皆是良帅,可取代关羽……” 不得不说,王翦很是老谋深算,他很清楚,所谓的策反,不能无中生有,要因势驱之。 当初,相国范雎与武安君配合,尽全国之力,为赵括渲势,称破秦者,括也,方才换将成功。 现如今,他们没有范雎一般的相国,想要让一个无名之辈替换关羽,显然是不容易的。 但是让卫青和霍去病等人替换,汉帝刘彻心中必然是欢喜的。 但是其余五帝会愿意吗? 关羽这位终于刘备而不忠于刘彻的武圣会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吗? 关羽若是不远,重兵在外,帝王会放心吗? 这些都是矛盾,也是阳谋。 “传我军令,火速前往寒山关,大军伐秦岭,号三月必破之!” 这是主攻,也是佯攻,为李信吸引关羽的注意力。 若是李信的战略大转移能完成,三月必定能破之,且一战而定汉之北,可入关中,展望神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