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消失的人口 (第2/2页)
官府去收,然后支给爵禄。这部分官府收入,只在账面上过一下,名义上还是宗亲勋贵的庄田收入,并不是朝廷收入——朝廷犹如白打工的——所以,并不计入朝廷的收支账目。 太祖皇帝,对家人,极为亲厚;对兄弟,极为义气! 所以,制定出了一套对宗亲勋贵极为优渥的政策,堪称古往今来之最! 前有汉,后有晋,宗室封藩王,在藩地掌握财政、军事、人事等实权,导致天下大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这个历史教训,太祖皇帝是吸取了。 所以,对于打压宗亲勋贵的实权,不令引起国家大乱,做的很好! 但是,却疏忽了另一点。 以往朝代,对待宗亲勋贵,发展出了两种制度。 其一为:降爵制度。 譬如:某人为亲王,那么他的继承人就不能继承亲王爵位,只能继承次一等的郡王爵位。以此类推,越往后去,爵位越低,到最后,后代连最末的爵位也没有了。 三国时期,著名的刘备皇叔就是这个情况,到处吹逼自己是皇族血脉,实际上毛个爵位也没有捞到。 这种制度,有利于削弱藩王实力。但是见效缓慢。可能初代亲王还没去世,就已经天下大乱干起来了。 其二为:推恩制。 譬如:某人为亲王,封有一块地盘。原来只有嫡长子能继承,地盘会保持完整性,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 现在不能这样的,这样不公平,对亲王的其他儿子(二子、三子)太薄情寡义了! 所以朝廷发推恩令:亲王的其他儿子,也能继承亲王的地盘,要公平的分而继承! 这样,亲王的地盘,就不能保持完整性了,就被分割了,实力也就弱化了! 推恩令,是权术中赫赫有名的经典阳谋! 然而,炎国太祖疏忽了这些问题。 炎国的宗亲勋贵制度,既无降爵制、也无推恩制。其政策设计,甚至与这两个,是背道而驰的! 炎国的爵位,父传子,不掉级,各个都是****。 譬如:某人是亲王,过世了,其爵位传嫡长子,仍然是亲王! 亲王的其他儿子,也不会被薄情寡义了,而是都分为郡王。这些郡王的待遇,也不会从嫡长子那里瓜分,而是朝廷另外拨给。 郡王嫡长子仍旧世袭郡王,其他儿子则受封为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一代代的世袭下去,一代代的受封下去。直到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其嫡长子及其他儿子,都为奉国中尉,这是个保底爵位! 每一个爵位都有相应的爵禄。 亲王爵禄: 年粮5000石、银5000两。这两样,以常年粮价,折银即总银1万两。 另有锦缎40匹,纻丝300匹,纱、罗各100匹,绢500匹,冬夏布各1000匹,绵2000两等,这些折银约1700两。 还有盐二百引。每引300斤,共计6万斤。每斤常年25文,共计150万文。也值个1500两。 按制。一个亲王爵禄折银就高达1,3200两。 炎国开朝至今七十来年,光亲王,累计就有32位! 这32位老兄,光制下爵禄,一年就要吃掉42,2400两! 而实际上,除了爵禄之外,他们还有额外的各种赏赐的财源,比如官田,这是大头的,都有数万亩,年收租都是数万石,折银数万两规模,具体不定,因为皇帝赏赐就算是同家族内,也是有亲疏远近的,亲的就多,远的就少。 他们还仗着权势,巧取豪夺,兼并民田、民店等! 他们每年所吃下的财富,极为恐怖,高达近150万两! 而除了亲王之外,下面还有更多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国中尉。 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爵禄(折银)也有200两。 而除了宗亲系统之外,还有勋贵系统! 宗亲勋贵集团总计2400多人,每年吃下的财富,却高达约二百二三十万两! 如果把皇帝的一百多万两算进去,那就是将近三百五十万两了。 而朝廷年财政总收入才300万两左右。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封建帝制之下,皇帝集中国家权力,乾纲独断,口含天宪。 手握这种权柄,反作用到经济领域中,皇帝的家族自然也是霸占财富最多的家族! 以权谋私。 不仅是官僚! 更还有皇帝! 且,皇帝就是吃的最厉害的那个! 这才是封建帝制、皇帝的真面目! 他冷酷! 他无情! 他贪婪! 他残暴! 他往往深陷欲望的洪渊,利令智昏! 任何对皇帝抱有温情脉脉的想象的,都是自欺欺人的脱离实际的幻想! —— 刘玄在前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可有很多人不明白。 他们对皇帝存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并且,执迷不悟! 不仅前世如此,当下也是如此。 刘玄淡淡的说了一段话后,望向周成,一双眼睛,直盯着他! 周成吃了一惊,心头惴惴不安! ——皇帝提及这个事情干什么? 这个事情,向来只有清流中人,硬着头皮提一提! 虽然,这事在朝堂,甚至是士林之中,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但,这种事,对于皇帝/皇族来说,是负面的,是有损形象的! 皇帝/皇族有污点,做臣子应该帮着隐瞒、擦屁股,这才是忠孝! 要是相反,不为尊者讳,还嚷嚷出来,那就是不忠不孝大不敬! “眼前的这个周成,就是对皇帝还抱有幻想的,”刘玄暗道,“朝堂上的清流,又有哪个不是对皇帝抱有着幻想呢?这个皇帝不行,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一代又一代的期盼下去……” “回禀陛下,那七八百万人口——”周成又惊又喜又怕,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在宗室勋贵们的庄田上!” 刘玄点点头,“你知道,朕也知道。宗室勋贵的问题,越往后拖就越严重,朕是有心要解决的。但是,不是现在。就现在的局势来说,这个问题,是次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秋收之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危机!要把主要精力,要放在维稳安民,渡过这次粮食危机上,不要另生事端,分散了精力。如果有宗室勋贵不遵朝廷旨意,破坏维稳安民之国策,那也只能针对他进行镇压——这不能手软,算是杀鸡儆猴,绝不能扩大化!……明白了吗?” 【APP端阅读的,求给个投资呀!】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