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2章:必有四晋归一雄心 (第2/2页)
公子午的话还没有说完,先前那些话听着像是力主再战,其实只是为后面的撤军建议埋伏笔。 这一下,伏笔还没有得到延伸,一下子将所有人给埋了进去? 按照公子午的想法,既然汉国有吞并范国、韩国和荀国的野心,他们这一战已经处在劣势,该玩的就是撤军回去,再寻求与范国达成和解,此后一再使劲干扰汉国,不使汉国能够成功吞并范国、韩国和荀国的机会。 现在是怎么回事?公子午话没讲完,那些话到底让熊招想到了什么才决定继续打??? 熊招又说道:“遣使谒见范公子,再寻韩王,荀公族,揭露汉王之雄心意图。” 公子午最先反应过来,赞道:“王上圣明!” 看看能不能瓦解对方的联盟,乃至于拉拢其中的几个,联合起来坑一波汉国,是吧? 手段上面可能肮脏了一些,但是楚国从来不在乎这一方面的嘛。 熊招看向了一众小弟,说道:“不谷,仰仗诸位多也。” 众小弟的态度是:可别! 当老大的一旦需要用到小弟,超大概率不仅仅是小弟需要小小地奉献一波,极可能是最大程度的要命。 熊招的目光定格在宋国统军大将向戎,说道:“明日宋军出营,邀战韩军。” 被点到名的向戎有点纳闷,说道:“韩军在‘密’,不在‘新郑’。” 这事该知道的人,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另外,楚军的营地挂起了免战牌,楚军和其余小弟并不共处一个营寨,护身符的光环可没有笼罩在他们身上。 熊招不再说话,示意公子午给向戎好好解释解释。 公子午说道:“正因韩军主力不在,方有邀战之举。” 要不然,以为汉军会对那些没有挂免战牌的各国之军视而不见? 宋国等列国,他们其实也能选择挂免战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免战一波了。 愿意遵守规则其实都有一个前提,也就是双方要有足够的尊重,等于实力的差距不能太大。 以熊招看来,汉国根本不需要去尊重宋国等等的那些国家,理由是大象才不会去管抬起脚踩下,会踩死什么小动物。 向戎觉得还是楚国君臣会玩,邀战一支实力弱小的敌军,避免被更强大的敌军进行打击。 众小弟离场,熊招说道:“令尹方才有不尽之言?” 公子午心态复杂,之前的话肯定不能再讲,转为说道:“汉王既有‘四晋归一’雄心,无非两种作为。展露汉军强悍之姿,抑或使范、韩、荀兵力于战场消耗。” 熊招说道:“强汉之姿?” 公子午点头。 也就在今天,汉国的确已经展示了什么叫强汉,不止楚国在一波损失之后心里滴血,想必包括范国、荀国、韩国、宋国等等诸侯国也被吓得小心肝噗通乱跳吧。 熊招没有说什么“我楚国地大物博”之类的废话来自我催眠,沉默了一小会,挥手让公子午该干点什么去干。 翌日。 宋国的向戎按照楚国君臣的指示,派人去邀请韩军交战。 因为士匄薨逝的关系,从“密”那边快赶到“新郑”的韩起只是带来了两个“旅”的韩军。 韩起遭到邀战,心里什么想法很难说,当即接受了宋使的邀战,能看到当时那个宋使明显傻眼了。 知道韩王同意出兵交战消息的向戎倒是没有半点意外。 宋军来了多少?也就六千左右的兵力,合约晋国编制的四个“旅”,周王室制度下的不到三个“师”。 韩氏再怎么也是曾经晋国的一个家族,他们还有成为晋国卿位家族的历史,尽管是三千对六千,还是跟宋军交战,怂是不可能怂的。 “韩王亟待展现实力,不至为汉军震慑心神无有日后,应战乃是预料当中之事。”向戎说道。 宋军出营了,还是倾巢而出的那种。 向戎没有去找楚国君臣抱怨,比如“埋怨不是说好韩军不会应战的吗?”之类,准备拿出看家本领展露一下属于宋国的价值。 这么干很现实,宋军对上传闻中战斗力是原本晋国卿位家族垫底的韩氏,只要能够打得稍微漂亮一些,能够展示属于宋国的战斗力,未来不管是汉国一方阵营强势,还是楚国一方阵营强势,不至于不堪一击的宋国才会显得有所价值。 统率韩军出战的是韩无忌,他以韩起兄长的身份显得超然一些,实际上在韩国并没有明确的职位。 不太好说韩起是忌惮才没有给韩无忌安排官职,还是两兄弟的感情非常好,反正比士匄跟彘裘最后闹成那样,场面上无疑是要好看太多了。 应该是韩氏两兄弟有过交心的沟通,否则韩起也不会给韩无忌兵权? 韩军与宋军的对阵,采取的是那一种“守礼”的方式。 两军各自互不干扰地摆阵,开战前大将上去互相问候,开打之后也是中规中矩的场面,拼得是两军的兵源素质,没有太多的花活。 以善射闻名的韩氏,他们今天尽管还是组织箭阵,有了昨天汉军那种箭如飞蝗的震撼画面,今天韩军弓箭手的射箭场面只能说是画面效果一般般。 韩军的远程部队好像也就那样?懂行的人看着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射箭场面不那么浩大,韩军弓箭手每每进行箭阵覆盖总是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或是掩护己方冲阵部队得以更轻松地上前,也能是阻断宋军的后续部队推进,必要时对某个区域的宋军进行覆盖打击。 范鞅观看的同时,感概道:“如韩军可使弩,必当更盛。” 韩起听到了,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吕武。 而吕武看了一眼范鞅,再看了看韩起,给出了一脸的蜜汁微笑。 试探的方式很傻逼。 有了期待的心思更傻。 以前同在一国效力,各家玩各家是一种规矩,换成了有各自的国家,想要取得专利权,想多了喂。 有胆子,侵犯专利呗?到时候汉国东出都不用再找其它的借口了。 韩起见吕武没有任何表态,谈不上有什么失望,想起了昨夜求见楚国使节讲的那些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