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54章:亲,玩分晋吗?(第二更) (第2/2页)
得人摸鬼样了才重新捡起“王旗”吆喝。 所以了,不怪好几代周天子看晋国不爽,可劲地联系有潜力的诸侯国想找晋国的不痛快。 关键问题在于,周天子把卫国和齐国给坑了。 在原版历史上,周天子一再私下联络齐国和卫国,晋国要顾着点脸面无法直接找周天子的麻烦,憋着坏一步步挖坑让齐国和卫国跳进去总是可以的。先后搞了齐国和卫国不止一把大的,将两国坑得不轻。 公子午是当着晋国元戎和中军佐的面在讥讽和嘲笑晋国吗?看样子不像呀! 楚人不但体制跟中原列国有别,他们的三观其实也跟中原人不一样,其余什么民俗、礼法之类的不同点就更多了。 正是那些明显的区别,以当代人而言,楚人跟中原人才不是同属一个文明。 吕武没穿越前肯定没有明确的概念,他毕竟是生长在中华一家亲的时代,教科书上也不会去提楚国跟中原列国一度不是同属于一个文明,干这种敌在XX部的事情。 导致的是吕武初次听到楚人是另一个文明,内心的诧异不是一点半点,一度怀疑自己来的是被魔改了的世界。 吕武笑着说道:“祚rou,需得楚侯受之。” 公子午要再讲话,被堵在嘴巴里。 “受祚rou,你我皆为天子之臣,弭兵止戈,天下相安,岂不美哉?”吕武笑得眼角褶子都出现了。 公子午才不信有什么天下相安。 楚国只是想要暂时示弱,等着国力恢复再继续谋求天下共主的宝座,一旦接受祚rou就不是假装认输,会弄假成真的! 到时候吧?楚国受了天子祚rou,再想去抢周天子老大的宝座,岂不是二次背叛啦??? 吕武也不相信有什么天下相安,哪怕是诸夏重新归一,内部总是存在宵小,外面也还有敌人的吧? 什么铸剑为犁啊,什么刀枪入库啊,什么马放南山啊,脑子瓦特了!干的是将自己的脖子伸出去,等着挨宰啊!!! 战争永远不会停止,区别在于跟谁爆发战争,进行的是热战还是冷战,规模或大或小罢了。 吕武看着沉默皱眉的公子午,收敛笑意改为一脸诚恳,说道:“楚如受祚rou,便是晋楚再战,不为道义而为实利;楚兼并弱小,晋则难再以大义驱使诸侯,安能不美?” “这……”公子午有点无话可说。他心想:“阴武倒是敢说,说的也全是大实话。只是能猜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还要有赐祚rou的流程?” 那真的是大实话。 晋国能驱使诸侯是依靠了武力,不能说没有借着大义名份。 等到楚国重归诸夏一员成为事实,晋国“扛旗”的某种含金量肯定会失去,想再召集诸侯也就需要另外找借口了。 公子午有点不明白,问道:“如此,阴子为何呀?” 站在边上一直在旁听的士匄也是很不明白。 吕武用很感概的表情说道:“我已不朽,何不尽善尽美,使我同僚亦为不朽?再则,诸侯于你我而言,实是可有可无。” 公子午露出了大为震动的表情。 当听众的士匄干脆就是浑身一震,情绪爆发得过于猛烈,怎么看吕武都觉得顺眼。 “我需请示王上。”公子午肯定没有拿这个大主意的资格。 吕武颔首,恢复了和善的笑意,说道:“楚侯必定允之。” 仅仅是晋国没有大名份再随意召唤列国听成,对于楚国来说其实就是一件大事。 至于说受了祚rou成为周天子臣子的代价对楚国合不合适,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公子午走了。 帐内的吕武和士匄并没有聊天,各自做事或是想事。 良久之后,士匄很不解地问吕武,道:“阿武,你为何如此?” 吕武抬头,视线从文牍转移到与士匄形成对视,说道:“如方才所言,我已不朽,岂会不顾于你等?” 士匄一脸的感动。 能够成为不朽的人物,谁不会被吸引呢? 只是吧,士匄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总觉得吕武有更大的图谋。 “楚国服输,天下格局再变,于阴氏、范氏诸家皆有利。”吕武并没有将别人当成傻瓜的自大心理,停顿了一小会等士匄消化,才接着往下说道:“郑或会亡,宋实力大损,卫、齐诸国数十年内难再颠覆,或卫亦亡之。我家占北、西,倾覆秦国;范氏占南,亡郑国;荀氏占东,亡卫国。如此,三家之势已成!” 这是将秦国、郑国和卫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了? 三个家族都吃掉一个国家,实力方面瞬间膨胀了那么多,是不是该有新的人生目标呀? 士匄眼睛眨得有些频繁,脸色也是一再变幻,一时间看着整个人有点不对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