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4章:反正就没一个好人呗 (第2/2页)
行喜先是一愣,随后露出了震怖的表情,失声道:“元戎欲灭魏氏、赵氏?” 荀家当然也感到了震惊,很快镇定下来,说道:“灭赵氏者,范氏也。” 阴氏又没有直接出兵攻打赵氏,怎么能说阴氏要灭赵氏呢?顶多就是反应不及时,没能救下赵氏而已嘛。 同理,正在跟魏氏爆发交战的是荀氏、中行氏、智氏和韩氏,要是魏氏一不小心就那么没了,跟阴氏有什么关系? 荀会说道:“解氏受魏氏欺凌多也。” 中行吴实际上对解氏站在“岸上”也挺有意见,碍于之前跟吕武很亲密,实际上并没有多么亲密的关系,一些话题不好提起罢了。 “我再寻元戎便是。”中行吴现在有这个底气了。 灭掉魏氏当然对他们有好处,除了获得能看得见的利益之外,中行吴手里真有魏氏是刺杀智瑩的证据。 中行吴的证据怎么来的?以其说是千辛万苦才找到,不如说是偶然间获得,还在一次不小心中听到士匄与人谈论晋悼公的旧事,两相结合最终确认就是魏氏刺杀智瑩。 士匄当然没有用很笃定的语气指明就是魏氏干的,提到了晋悼公承认派人刺杀中行偃,很像是顺嘴那样又提到了当时的魏琦跟晋悼公怎么怎么地,之类吧啦吧啦。 “楚已屈服,元戎有意削减卿位?”中行喜问道。 这么问是有理由和根据的。 晋国迫于楚国的压力才需要每每动用庞大的军力,再消耗难以计算的人力物力。 一旦是去了来自楚国的压力,晋国的确没必要再维持四个军团的必要。 毕竟,一旦用不上的话,纳赋的额度越多,国家能够收上来的税就越少。 再来就是,卿位太多将导致各个家族的可瓜分利益减少,能多吃一点为前提,谁乐意多几张嘴来抢食? “我观元戎之意,与楚尚有战事。”中行吴这就有点看不懂吕武是个什么cao作了。 明明楚国都要屈服,晋国不是见好就收吗?反正晋国真没有能力灭掉楚国,国际局势也不允许晋国将楚国灭了。 要是将楚国逼到不死不休的局面,对晋国有什么好处啊?郑国、宋国、吴国……等等楚国的邻居,他们就该偷乐了。 中行喜问道:“元戎要我家插手卫国?” 这倒是让中行吴灵光一闪,想到了吕武一直以来有机会就会削弱诸侯,尤其是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肢解掉齐国。 “元戎与中军佐必有大事瞒着众人!”中行吴就是想不出到底是什么大事。 外部竭尽所能地削弱诸侯,内部有机会就进行清场,还能是什么大事呢?也就是现在没办法“以史为鉴”,要不然像他们这种阶层的话,该是吕武一撅屁股就看懂想要搞什么了。 他们本来就是想聊一聊家族内部的事,展望一下智氏回归会让荀氏重新屹立起来,无意间的一个话题却是引申除了新的秘密,还是不得不搞清楚的秘密,注意力难免要进行分散。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晋国的中小贵族也逐渐出现被卷入内乱之中。 原因当然是魏氏支撑不住,他们谋求阴氏介入喊停失败,只有招呼明面归附或暗地里站在魏氏这边的贵族增援。 魏氏叫了场外支援,当荀氏、中行氏和韩氏没有几个朋友吗?互相呼朋唤友之下,场面肯定会越搞越大的咯。 这一天,士匄找到吕武,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使祁莹携赵成归家。” 赵成是赵武的嫡长子,不出意外也会是赵氏的下一任家主。 作为已经嫁出去的祁莹带着儿子回娘家,尤其是目前范氏跟赵氏在交战状态,士匄这是要拿赵成当人质逼赵氏就范吗?并不是的。 吕武露出了伤感的表情,说道:“阿匄不可使赵成有失。” 士匄却是问道:“赵成日后就食于‘宁’,可也?” 那个“宁”是范氏的封邑之一,位处大河边上,距离“虎牢”还挺近的。 这是灭其家族,不绝其祀,又想要就近圈禁了呗? 作为老范家的女儿,也就是祁莹得到了一个悲伤的下场,会在矛盾之中了此残生,还是坚强的活下去带大赵成,看老范家的心到底有多狠了。 所以,吕武有没有找士匄帮赵氏认输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范氏要灭掉赵氏。 吕武说起了另外的事,道:“天子有召,我等需择时而往。” 士匄还真不知道这事,有点对周天子不以为然,下意识又觉得最好不要错过,好像错过了就将永远失去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