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二章:新政 (第2/2页)
不要cao之过急,先以北地稳定为上,可是如今不下定决心,痛定思痛,我们又拿什么来拯救大明乎,没有了江南的贡赋,赋税,我大明如今一年也就是七八百万两白银收入,连养那些皇亲,国戚都不够,给卿等发放俸禄都不够,又谈何改革时弊,再兴大明,又谈和超越南国,复我祖宗江山社稷,朕可听说了,南国如今正在大兴土木,在江南建设,若是如今我大明不奋起直追,数年,甚至十数年后,我大明与南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到那时,我大明还能保乎” 朱见深淡淡的说着,眼神越来越坚定,尖锐。 张懋见此,心中长叹一声。 陛下这是打算力排众议啊。 “陛下明鉴,若陛下下定决心,臣愿意与陛下风雨同舟,只是陛下还当以国事为重,以百姓安定为重,臣建议,陛下先处理各地藩王,皇亲之事,同时安抚百姓,安置北逃百姓,分与土地钱粮,让百姓得以安定,之后再收取商税,矿税,如此逐步推进,想必各地亦能接受也” 张懋见朱见深已经下了决心。 张懋也不好再劝。 既如此,那就想办法把可能的动荡降到最低。 先对那些藩王,皇亲开刀,这些人在地方早已为祸一方,个个都是富得流油,富甲一方那种。 拿他们开刀,世人不仅不会反对,还会全力支持。 何况这些藩王,皇亲每年都要消耗大明上千万两赋税来养。 可以说这些人才是大明真正的蛀虫。 也正是这些人最终拖垮了大明。 断了他们的供奉,每年只保留基础的俸禄。 在加上推恩令,三代旁系分离等。 如此就可以把大明最大的一笔支出给省下来。 而且如今大明有一个绝好的理由来对付这些藩王,皇亲。 那就是未拱卫大明,使祖宗之地遭难,祖宗之陵不宁。 给他们治一个大不敬,大不孝之罪。 剥夺他们的土地,贡赋,抄没他们的家产。 以此定罪,谁敢反抗。 而所得土地,正好可以安置那些北逃的百姓和北地的流民。 虽然如今还有百姓陆续北逃。 但是经户部,吏部勘察。 如今北逃百姓有两百多万人,最高也就是三百万左右。 加上北地差不多也有百多万流民。 差不多近五百万人。 都给他们分派土地,这些百姓必然对大明感恩戴德。 在加上朱见深决定改革户籍制。 取消军户和匠户,统一户籍。 如此百姓也可得安定。 百姓安定后,再增收矿税和商税,统一农税。 如此还愁百姓不会支持大明,大明钱粮赋税不会增多乎。 见张懋点头,朱见深大喜。 有张懋支持,这勋臣这边就肯定站在自己这边了。 剩下的朝臣,只要再争取一番。 自己的新政就彻底落实了。 而且张懋所言先拿藩王和皇亲下手。 朱见深也非常同意。 这些人每年吃了大明多少赋税。 朱见深非常清楚。 以前大明强大,朱见深倒也不想赶尽杀绝。 如今大明已到灭亡边缘。 这些朱家子孙岂不更应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大明建设。 谁敢反对,那就是跟祖宗,跟社稷,跟江山过不去。 这些人不保大明,难道要看大明灭亡吗。 所以拿藩王皇亲下手。 朱见深可没有一点不忍。 “好,有英国公支持,朕心甚慰,明日早朝,朕便会落实新政诸事,还请英国公能与朕休戚与共,再建大明万世江山” 朱见深说完,张懋领旨,不过张懋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此事完全就是大明开天辟地的大事。 真的能顺利推行吗。 见张懋领旨,朱见深心中也松了口气。 “如此,朕还有一事想与英国公商议一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