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怼就是了 (第1/2页)
“拜见陛下” 张懋和彭时向朱见深拜道。 而朱见深确目光呆滞的看着二人。 “二位卿家商议得如何了” 朱见深定了定神,看了看二人说道。 “禀陛下,臣愿意献出臣的护院家丁与仆役,并两百万两白银,以供陛下护卫京城,另众勋贵也与臣无二,尽献护院家丁与仆役,并献金与陛下,臣还打算游说王卿皇族,劝他们出人出力,以保陛下,以保社稷,臣等粗粗估算了一下,如此我大明足可获得新兵十万,加上十万京营,足可拱卫京师,另臣等所献金,应有两千万两白银左右,这些本就是臣等俸银与朝廷赏赐,自当献与陛下,以保我大明万世之基也” 张懋说完,彭时也拜道。 “禀陛下,臣等已经商议,打算将大牢的囚犯与官奴尽皆大赦,分与武器,如此足可有五万人之多,在从京城内外募集青壮,京城周围有百多万人,筹个十万问题不大,如此臣等便可得兵十五万,合计足有三十五万人,足可守卫京师数日,只要京城周围援兵到达,则贼军必败也” 彭时说完,朱见深皱了皱眉头。 “二位爱卿为国尽忠,朕心甚慰,然贼军凶猛,更兼有火炮,火铳之利,我们能顶住吗” 朱见深颇为担心的问道。 如今大明要是出人,随便怎样都能出个几十万人吧。 就比如哪些勋贵,每家里怎么也有十几或者几十个护院兵丁吧。 每人出个三十人,都是数万。 还不加奴仆,仆役,杂役等等。 如此十万人问题不大。 京城加上周围一起怎么也有一百二三十万吧。 再出个十万人也不是问题。 但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都是些乌合之众。 靠这些人能挡住汉海王国的进攻吗。 “陛下无需担心,想当年土木堡之时,我大明也是危急存亡之际,不也安然渡过了吗,京郊不比他地,京郊之地房舍众多,道路狭窄,当年蒙古骑兵也是因此而施展不开,而本我等击败,如今贼国要是来到京城,肯定要先过京郊,如此便会进入狭窄道路之中,届时我们便可调集京营中弓弩与神机营在此设伏,立于房梁之上,居高临下,齐射之,则贼军必然受制,后在以众军拼死上前,如此贼军安能不败乎” 张懋向朱见深拜道。 “是啊陛下,京郊之地,有利我,而不利于敌也,道路狭长,如山谷,峡谷也,我等只需拦住两头,则贼军不可行,必为我所制也” 彭时也向朱见深拜道。 朱见深听后,点了点头。 其实这套战术,在上一次土木堡之变时就用过。 以京郊的那些房舍,道路为依托,引蒙古骑兵进入。 之后在房梁上居高临下,用弓弩,火器射击蒙古骑兵。 而因为道路狭窄,蒙古骑兵施展不开。 在加上堵上两头。 每次明军与蒙古交战,蒙古受限于地理,只能分别战之。 如此,才有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正因为有了这条成熟的战例。 再加上本来如今大明只需要抵抗数日便可。 所以张懋与彭时等人商议。 就用此法,击败汉海王国的大军。 当然此法提出后,也有人表示反对。 那就是次辅商辂。 在商辂看来,汉海王国火器犀利。 他们既然能将通州轰为平地。 难道就不能将京郊,或者京城轰为平地吗。 还有那连射火铳。 真打起来,还不知道谁赢谁输呢。 所以商辂主张示敌以弱,使敌骄狂,以此拖延时间,之后再汇合大军将贼军合力击杀就行了。 只是商辂这套主张,无人赞同。 这也使得商辂为此捶胸顿足,仰天大呼。 “此法到是可行,只是虽然我们能解决人数问题,然这些毕竟是乌合之众,如今南国已占领通州,最多明日就要到达,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朱见深又看了看二人。 张懋听后,上前再拜道。 “陛下放心,臣已派人前往延庆,怀来,宣府,蓟府,保定,河间等地调军,而且山东,河南之兵也已启程北上,延庆,怀来之兵,最多后日便可到达,如此我们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行了,明日贼军到后,我们就引诱他们与我在京郊决战,以此先挫其锐气,等后日延庆,怀来,保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