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刘海兴登陆 (第2/2页)
黄河吧,不过我们这次仅仅是东南,黄河河道也仅是淮安一段,如何治理黄河,对我们来说,还太早点” 赵德江如今已是刘海兴的近臣,所以刘海兴有些什么想法,赵德江一猜就中。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今我们海运发达,永通渠连接了西方,即将通航的中盛渠也会连接汉东洋和汉安洋,以此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贸易,海运网络,我在想我华夏国内其实也有众多河道足可通航,远的不说,就说这海河吧,河道宽度,足可并排行驶三艏万吨轮船,要是想办法扩宽改建,走个两三万吨,问题不大,海河向内,就是传承千年的大运河北段,北运河,那里稍加改动也足可走个五万吨以下船只,加上江南的长江流域,长江主航道走个十万吨问题不大吧,其他地方也可以保证两三万吨的通行能力,如此看来内河航运,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难,将内河水运,铁路运输,公路等连接起来,不是能更好的发展,唯一问题就是黄河了” 刘海兴说完,赵德江思索起来。 “千百年来,多少华夏精英都想过如何治理黄河,也付出了行动,只是最终皆以失败告终,我们要想治理黄河,恐怕也不容易啊,何况听太子之意,我们不仅要治理黄河,还想让黄河有通航,能力,如此看来,就更不简单了” 赵德江向刘海兴拜道。 “其实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没有思考成熟,黄河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悬河,特别是从开封向东,更是如此,而泥沙淤积,主要是上游水土流失造成的,特别是关中北部,河套等地,所以等我们占领那些地方后,在那里多种植树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如此黄河便可减少泥沙流入,慢慢就会变清澈,至于中下游,我在想要不要给黄河改一条航道,由新郑至开封中部择地向北,经延津,封丘向东,有原黄河古道入东平湖,梁山泊等后继续向东,由山东利津入海,注入渤海,这条航道因由古黄河道,修建起来并不费力,而且我们也可用水泥堤坝,围堰固定河道,两岸种植树木固定土地,如此便可避免黄河再次改道和泛滥的风险,另外我还打算修建一条运河,走如今黄河河道,在开封西侧向南移,绕过开封由徐州,淮安入海,而开封一地则修建一条连接线,将南线运河和新黄河河道连接起来,配合大运河,一样由水泥堤坝配合两岸树木的方式,而如今的开封地上悬河河道就彻底放弃,如何” 刘海兴说完,赵德江听后大惊失色。 这相当于是将如今的黄河河道废弃,重新修建一条人工河道,这工程会不会太大了点吧。 “太子这样会不会动静太大了,这里差不多有数千里啊,臣粗粗估算了下,这样的工程最少需要两百万民力,耗时十多年,才能完成,如此会不会重蹈隋朝覆辙啊” 赵德江吃惊的说着。 “人?现在我们还缺人吗” 刘海兴笑了笑,赵德江听后,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是啊,如今汉海王国还缺人吗。 别说国内的差不多九千万人,这次进攻大明,怎么也可以增加三千多万人吧。 这就差不多一亿人了。 另外还有次大陆,朝鲜,倭奴,东洲等地那些人,也可以用啊。 用一个汉人的身份来诱惑,还怕这些人不用老命吗。 如此何必担心人和民力过度的问题。 国内汉人给钱就行了呗,有钱赚谁不干。 国外的负责三顿饭就行了,更省。 随便怎么都可以往死的用。 还不用担心他们造反。 忽然赵德江觉得,此法可行。 要是真能解决黄河问题,那就是再世大禹。 这样的功劳,谁不想要啊。 就技术上来说,就是修建一条全新的黄河河道,相当于修建一条新的运河。 现有河道直接废弃。 如此,有关黄河的问题不是都解决了吗。 至于人工河道。 对如今的汉海王国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也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已。 钱财对已经掌握世界财富和东洲,西洲金银矿资源的汉海王国来说,是多得用都用不完。 人力,物力也不是问题。 那还等什么,做就行了呗。 赵德江异常兴奋。 不过忽然赵德江似乎想起了什么,眉头紧锁的看着刘海兴。 “太子,臣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