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南北分治 (第1/1页)
“王卿此言,虽然在理,然太宗之时曾有明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可如今和伪朝和谈,岂不坏了太宗遗命” 朱见深说完,王翱再拜道。 “陛下,如今我伪朝大胜,南疆不宁,若在墨守成规,则我大明危矣,如今伪朝虽然势强,然南洲已定,四周皆无强敌,若在过数年,十来年,使伪朝在南洲站稳脚跟,效法南洋,吸纳,消化南洲之地,到那时我大明必深受其害也,故不如趁此之时,与伪朝和谈,伪朝所求者,名分也,我大明便承认其名号,使其续先人之祠,使其永镇我大明之南,卫护南土,如此则我大明占有名分道义,伪朝若接受,便可使其依附我大明,成我大明番屏,若伪朝不接受,则我大明占据道义高度,以王道,伐无道,启有再败之理” 王翱说完,李贤一头黑线。 怕是失了智吧。 不过为今之计,怕是只有和谈一条路可走了。 在李贤看来,要是有更多的选择,也不会建议朱见深在南疆新设两镇,防御汉海王国北上来攻。 如今大明最需要的是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的时间。 要是能给大明十年时间,以大明国力,重新恢复,甚至中兴是没有问题。 可是如今汉海王国会给大明十年的时间吗。 如今的局势和数年前东海大战之时何奇相似。 同样是大明大败,同样是门户洞开。 而且比先前更加凶险。 要是汉海王国要北上,大明如今是决计抵抗不了的。 到时候南方尽失,大明启有回天之力吗。 李贤想了想,突然灵光一闪。 汉海王国从南洋到南洲之间跨度了十年时间。 是汉海王国太过弱小,军力太差,所以要这么久的时间吗。 显然不是。 而是汉海王国要消化,吸收南洋之地,将其变为汉海王国自有之地。 所以才花了十年时间。 如今南洲之地比南洋更大,人口更多,所花时间也更长。 所以这个时候汉海王国决计不会北伐大明。 否则汉海王国战线过长,后勤乏力,到那时要是大明反戈一击。 汉海王国再强,也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所以如今汉海王国大败大明,使得大明再无南下之议。 如此汉海王国当是如南洋一样,消化吸收南洲之地和南洲之民。 所以要是大明这个时候提出和谈,想必汉海王国绝对不会拒绝。 如此大明便有时间恢复国力,便能再与汉海王国一战。 唯一的问题,便是大明恢复,汉海王国也不会故步自封。 十多年后,当大明恢复完毕,汉海王国也在南洲站稳了脚跟。 而且就从火炮,火铳来看,这十年汉海王国的军力,武器一直都在更新之中。 要是再给十年,岂不是武器会更加先进。 从这一点看,大明又不能给汉海王国太多的发展时间。 否则拖得越久,对大明越不利。 只是,该如何掌握这点平衡呢。 李贤想了想,上前拜道。 “禀陛下,臣以为王尚书所言,不无道理,如今我大明疲敝,不宜再战,北方鞑子虎视眈眈,断不可在南疆耗费太多时间,不如先召回大军,以示我大明和谈诚意,再派得力之人南下与其和谈,如此伪朝必然愿意与我大明定盟也” 李贤说完,朱见深皱了皱眉。 想不到当朝首辅都有意和谈啊。 “可是召回大军,伪朝来攻,又当如何,伪朝强势,又如何能愿意与我大明和谈” 朱见深说完,李贤再拜道。 “禀陛下,伪朝虽然强势,然已到强弩之末,如今伪朝虽占据南洲,然确并未让南洲归心,故而如今伪朝自顾尚且不足,又如何能北上乎,臣以为如今伪朝必然比我大明,更愿意和谈,故而先召回大军,以示我大明之诚,再派人南下商谈,则伪朝必然同意,如此与我大明又无损失,还能就此彻底休养生息,积蓄实力,岂不美哉” 李贤说完,朱见深大喜。 “好,李卿不愧是我朝柱国大臣啊,不知卿以为,派何人南下为妙” 朱见深说完,李贤再拜道。 “先内阁重臣商辂” 李贤向朱见深推荐商辂。 朱见深听后大喜。 这个商辂可是强人啊。 是整个大明时期仅有的三个三元及第的人才。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得了第一名。 整个大明也就三个人达到过这样的殊荣,整个中华历史一共也就十六个人。 所以商辂之才,还是值得称道的。 后来土木堡之变,朱祁钰监国,在陈循,高毂二人的推荐下,商辂直入内阁,这个时候的商辂还是翰林院侍读,从五品的官。 以一个从五品的官进入内阁参赞军机,由此可见商辂的能力。 之后商辂又与于谦等人一起极力反对南迁,并一起保卫了北京城。 只是后来夺门之变后,商辂被牵连而被罢官。 如今需要重臣前去和谈。 所以李贤便向朱见深推荐了商辂。 “好,传旨,恢复商辂左春坊大学士之位,迁礼部左侍郎,带人前往舟山,与伪……南朝和议,另传旨广西,云南,命郭登统兵返回四川驻扎,赵辅统兵返回湖广驻扎,以示我大明之诚,另传旨各地,罢徭役,民夫,接济流民,安定百姓,不得有误” 朱见深说完,李贤等人拜领。 不久圣旨下达,郭登,赵辅接旨后,长叹一声,率军回撤。 各地徭役,民夫也已解除,各自返回。 而商辂接到圣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启程前往北京。 到达北京后,商辂便接受了朱见深的圣旨,带领百人的队伍,带上赏赐的礼物一起装船沿大运河南下,出长江,往松江而去。 …… …… …… 汉海王国建威二十年十二月。 自击败大明已过去两个月的时间。 此战大明八十万大军,战死二十多万,俘虏三十多万。 可谓是一场大胜。 而对于俘虏,刘守义则下令就将大明俘虏编入安国军,就在南洲等地,做修路,筑城,修码头等事。 这次大胜,刘守义和刘海兴早就预料到了。 一切也都是按照二人早先定下的剧本在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唯一有出入的,是二人没有想到大明会败得这么快。 败得这么惨。 但无论如何,大明战败,南洲再无对手,这时候汉海王国可以放心西进,占领次大陆了。 虽然南洲新定,百废待兴,但是无论是刘守义,和刘海兴都以为,这并不影响大军西进次大陆。 因为对于次大陆,刘守义可没打算去编户齐民。 就按照如今的种姓制延续就行。 汉海王国只管收税,并如次大陆南方一样管理土帮主就行。 至于其他人,让土帮主去换就行。 整个次大陆地区,估计也就南藏省推行编户齐民了。 十二月二十二日,大明来的新消息通过电报机传入。 刘海兴看着大明居然动了和谈的心思冷笑一声。 而这时,一边的芸儿确递给了刘海兴一张洗脸帕。 “太子,该洗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