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朱祁镇的思考 (第1/1页)
“父皇,什么事让父皇面色这么凝重啊” 一边十五岁的朱见深看着面色凝重的朱祁镇,问道。 “皇儿可听说过南洋汉人建立的汉海王国” 朱祁镇定了定神,问道。 “禀父皇,儿臣听说过” 朱见深拜道。 “那皇儿觉得,这汉海王国如何”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又看了看朱见深,问道。 “一群背弃祖宗,目无君上,犯上作乱乱的逆贼,蛮夷也” 朱见深说完,朱祁镇摇了摇头。 对于汉海王国,朱祁镇一开始也是和朱见深一个想法。 但是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从一些细枝末节中,朱祁镇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要是汉海王国真是一群背弃祖宗,目无君上,犯上作乱乱的逆贼,蛮夷。 为何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其便会在南洋逐渐发展壮大。 为何会三次击败大明。 更重要的是,早先大明东南几乎就是门户洞开,只要汉海王国愿意,整个东南都将不复大明所有也。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大诱惑,朱祁镇自己都觉得要是自己是那刘守义,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天赐良机。 但最终结果却是汉海王国在沿海待了几个月,劫掠了数百万人口后便返航了。 这一直让朱祁镇大惑不解。 东南沿海为何是大明的税赋重地。 因为这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 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包括南直隶。 七省最少也有两三千万人,每年的赋税都可以占到大明一年赋税的一大半。 更别说这些地方文风鼎盛,是大明科举重地。 每年从东南七省考中秀才,举人,进士的也是占到了大明的一大半。 甚至进士全部是东南学子的情况都出现过。 就是这样的地方,曾经差点失去。 难怪朱祁钰会被气得吐血,落下病根。 也是这样一个几乎是大明命脉所在地。 汉海王国居然完全无动于衷,潇洒的来,又潇洒的走了。 就带走了几百万人口。 说汉海王国需要这些人口吗。 开发南洋,肯定是需要。 可是整个东南几千万人口,都拿下了不是更好吗。 说汉海王国只想占据南洋,在南洋发展吗。 既如此为何占据舟山,澎湖,琼州三地,还多次与大明摩擦。 甚至在南洋一地以华夏正统自居。 很明显,汉海王国对中原大明不仅是威胁,而是绝对的威胁。 未来入主中原,肯定是汉海王国的目标。 但是明明有一次绝佳的机会就摆在面前,汉海王国居然自动放弃了。 虽然大明内部都说汉海王国不智。 但是朱祁镇可不这么认为。 要是汉海王国都是不智,那大明算什么,傻子吗。 当然朱祁镇不会知道,要是刘守义希望入主中原,早就打过来了,不会等这么久。 刘守义想要的,可不仅仅是入主中原,开创刘家天下,刘家王朝这么简单。 刘守义,包括刘海兴想要的,是朱祁镇,包括如今的大明上下,绝对想不到的。 朱祁镇看了看朱见深,叹了口气。 “皇儿可知,我大明数败其手,如今汉海王国在南洋越发稳固,就在去年,其与日本大打出手,获得了日本筑紫岛,关东地区都占领,并在二地建北和,汉东二省治之,日本还被迫改名倭奴国,汉海王国还赐给了倭奴国国王一枚汉倭奴国印,就这样皇儿还以为这个汉海王国是蛮夷,逆贼” 朱祁镇说完,朱见深又拜道。 “难道不是吗,一海外蛮夷,居然以华夏正统自居,挑战我华夏千年之邦,此难道不是逆贼吗” 朱见深说完,朱祁镇又叹了口气。 “皇儿可知,先汉之时,日本国不叫日本国,而是被汉皇赐名倭奴国,还送了一枚汉倭奴国印,汉海王国是在学习先汉啊” 朱祁镇说完,朱见深再拜。 “父皇,此事儿臣知晓,这不更能说明南洋伪朝是蛮夷逆贼吗,先汉已去千年,伪朝确以先汉后裔自居,妄想恢复先汉,真是可笑至极,天道轮回,五行相生相克,此自然之理也,伪朝妄想逆天改命,简直痴心妄想,我大明如日月之光,光照大地,岂是蛮夷,逆贼可比乎” 朱见深坚定的说道。 朱祁镇看了看朱见深,又叹了口气。 朱见深三岁虽然便被立为太子,然而正是土木堡之变,朱祁钰上台执政,后又被废,软禁在了南宫中。 一晃数年,直到朱祁镇再次坐上龙椅,朱见深才被放出,又立为太子。 如今已经十五岁的朱见深聪明,宽仁,仁厚,朱祁镇对其是极为满意。 历史上朱见深对内任贤用能,对外重创蒙古诸部,恢复河套平原。 特别是应对建州女真的成化犁庭,斩杀建州女真首领童山,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 而且前后五次出兵建州,斩杀了大量的建州女真人。 甚至还喊出了捣其巢xue,绝其种族的口号。 明军所杀的建州女真人数之多,使得婆猪江,苏子河等江河断流,河水变成了红色。 成化犁庭几乎就是一场对建州女真的种族灭绝战。 若不是少数女真逃入深山老林,建州女真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消失了。 当然这是后话。 见朱见深如此说,朱祁镇也无心在与其争辩。 便挥手让其退下。 看着朱见深离去,朱祁镇忽然有一种对大明的未来极为不好的预感。 朱见深什么都好,就是太亲近文人士大夫了。 这在朱祁镇看来,不是一个好现象。 至少如今汉海王国已经快要发展成为危急大明统治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朱见深对比似乎并没有引起重视。 还停留在文官们勾画的圣君贤臣的框架内无法自拔。 未来大明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然会与汉海王国打交道。 这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何况汉海王国有实力,也有野心。 这将是大明的劲敌啊。 虽然现在大明也有了火炮。 但是因为还是青铜炮,所以造价也极为感人。 神威大将军炮总共也就打造了几百门而已。 当然大明也一直没有放松继续研究新炮的想法。 如今通过工匠的不懈努力,已经能够打制铁制火炮了。 朱祁镇将其命名为振威大将军炮。 这种炮还是和神威大将军炮一个样式,采用锻打法多次锻造成型,再多用几个铁箍后,让这种铁炮不易炸膛。 射程最远也有两千米,有效射程五百米。 已经勉强达到了汉海王国的火炮水平。 唯一问题便是过重,只能用来守城。 工匠也不是没想过,打造一种铁炮来用于野战, 但是因为无法打造轻型火炮而作罢。 不过有了神威大将军炮和振威大将军炮两种火炮后,至少朱祁镇看来,未来要是在怼上汉海王国,在火炮上大明是不会在吃亏了。 可惜朱祁镇还是想错了。 朱祁镇心中想着,陷入了沉思。 …… …… …… 朱祁镇思考者大明的未来。 刘守义也未停歇。 建威十八年八月五日,大同市动力厂传来好消息,改良版蒸汽机已经制造成功。 刘守义大喜,带着十三岁的刘海兴和群臣一起,往大同市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