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组建骑兵 (第2/2页)
军,编成独立的骑兵师作战。 前一种的优势是各兵种可以协同作战,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军的作战潜力。 而后一种的好处是,把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作战单元,如此可以最大化骑兵的武力发挥。 通过慎重考虑后,刘守义决定采用后一种方式,骑兵独立成军。 如今汉海王国已经开始了燧发枪的换装,火炮的威力也在提高,未来汉海王国所要组建的肯定是一支热兵器部队。 如此把骑兵编入各师,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骑兵独立成军,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骑兵的长途奔袭能力,也可提高骑兵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协同。 更重要的是,有完整的纪律,有严密的战术配合和军队组织。 刘守义组建的骑兵将完全不同于处于这个时代巅峰的蒙古骑兵。 而且强调组织纪律,配合战术的新式骑兵,完全可以在一套战术模子里面进行速成,哪怕是完全不懂骑射的农民,速成个几个月也足够对如今的骑兵造成致命伤害。 冲锋之时速度不快,注重紧密队形,经常是膝盖贴着膝盖冲锋。 这便是刘守义为汉海王国骑兵所制定的编组与战术。 墙式骑兵战术。 传统骑兵往往要求极高的骑射水平,不是从小就能骑善射,根本发挥不出传统骑兵的优势。 而墙式骑兵是按照一套战术模子,战术纪律进行速成的骑兵,就算对上传统骑兵输了,只要马匹足够,几个月内完全可以再拉起一支强大的骑兵。 而传统骑兵死一个就少一个,要想再培养一个,没个几年十几年,根本训练不出。 更别说墙式骑兵和传统骑兵对上,往往可以以三打一,配合作战。 这也是传统骑兵根本无法应对的。 想想后来几百名速成的法国骑兵能够将几千名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赶尽杀绝,便可见墙式骑兵的厉害之处。 建威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陈翔,张浦率领第一舰队返回。 一起带回的除去一些部落派来的使者,各种金银,动物毛皮,树木外,还有八千匹上等骏马。 另外还有六千匹骏马留在了北安岛。 这些马匹一部分是通过交易换的,一部分是通过银行从各部落手中换的。 一万四千匹骏马,未来自然会更多。 对于各部使者,刘守义直接命外交部热情招待。 金银铜铁等资源,由汉海储蓄银行进行清点入库。 动物毛皮,则交给汉海商盟,由汉海王国内部民营商行自行组建的商业同盟,由商盟负责出售给各商行贩卖。 所得利润六成归国库,四成由商盟自行安排。 树木则全部交给船厂,打造战船。 同时刘守义正式下旨,由第一师副将郑起梁为骑兵第一师都督,第二师副将郝斌国为骑兵第一师长使,从兵役营中抽调一万五千人,负责组建骑兵。 骑兵战术按照刘守义所计划的墙式骑兵进行训练。 每名骑兵配备一把马刀和一把燧发手铳。 马刀样式按照后世中华65式马刀打造。 当然骑兵也有自己专有的军服。 样式和陆海军一样,颜色采用黑色。 军旗黑底,配上一支金色飞豹,黑豹旗,便是汉海王国骑兵的军旗。 除去墙式骑兵战术外,刘守义还是命骑兵训练骑射。 未来墙式为主,骑射为辅,二者兼有,以对不同的战场情况进行应对。 当然,未来汉海王国肯定不止一支骑兵。 按刘守义的计划,汉海王国最少也得三到五个骑兵师,如今先组建一支,训练完成后,再行组建两个师的骑兵部队,如此三个师暂时足够了。 未来再视情况增加即可。 如今汉海王国已有人口四千多万人,其中汉人和准汉人已有一千二百多万。 到明年,南屿洲和汉安洋估计五六十万土著也会并入汉海王国的治下。 人口已经不再是限制汉海王国发展的瓶颈。 再过数年后,汉海王国便可将兵锋直指安南,占城,暹罗,真腊四国。 到那时,南洋将真正成为汉海王国的内洋,成为汉海王国的领地。 而且随着托远,定安两镇的建立,汉海王国也拥有了东到美洲,北到岭北的战略支点。 想想后世俄罗斯是怎么把西伯利亚纳入统治的,美洲是怎么成为欧洲的殖民地的。 汉海王国也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