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太子是天才 (第2/2页)
今天怎么还不来” 刘海兴又问道。 “不知道,不过我听我父亲说,好像又要打仗了,而且大王打算在各地新建一千多所小学,中学,大部分都是各乡镇的学校,所以最近太傅也有得忙了” 沈从敏说完,刘海兴点了点头。 沈从敏的父亲是汉海王国最高检察院右丞,自然知道一些内部消息。 自两年前挫败南洋诸国后,汉海王国经过两年发展,已经逐步稳定。 特别是吕宋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了,所以这个时候发动对南洋的统一战争,一统南洋,正是时候。 不是今年,就是明年,战争必然爆发,而以目前南洋诸国的情况,根本无力阻挡汉海王国的脚步。 至于建立学校,这也是刘守义一直在做的事情。 如今汉海王国的财政宽裕,国库充沛,自然可以继续加大对各地投资,这学院自然就是首要的目标了。 “这些我都知道,还有其他的消息吗” 刘海兴看了看沈从敏问道。 “有啊,去年科举,大王将招收的人数提高到了一千人,而且听说今年还要增加,另外大王还加强了官员的考核力度,凡是不合格的,违纪违规违法的一律裁撤,各地也增加了对实习官员执政能力的考核,另外吏部今年选出了近万名后备官员,准备提拔任命” 沈从敏将自己所知道的都给刘海兴说了一遍。 “看来最快今年秋,父王就要进兵南洋了” 刘海兴听后说道。 “哦,太子为何这般肯定” 沈从敏听后大惊。 “还用想吗,增加后备官吏,一次还是上万人,如今我王国上下需要这么多的人吗,增加科举招收人数,那这多出来的人怎么安排,只有南洋各地啊,而这也是早已准备好的,在我王国内部根本不是秘密,如今春季要春耕,不是必须,没必要动兵,夏季又太热,唯有秋季凉爽,我估计最快九月父王就会下旨进军南洋了” 刘海兴说完,沈从敏笑了笑。 “不错” 正在二人商议之时,赵德江四人走了进来,同时郭本钰也走了进来。 “拜见太傅” 刘海兴和沈从敏见郭本钰走进后,立刻站起拜道。 “都坐吧” 郭本钰挥了挥手,众人坐下。 “太子,你先背一段三字经” 郭本钰说完,刘海兴站起拜道。 “禀太傅,晚生对三字经,弟子规早已滚瓜烂熟,我看不必背了吧” 刘海兴说完,郭本钰大怒。 “熟能生巧,就算你会背了,也需要勤加练习,早晚熟记才行” 郭本钰说完,刘海兴又拜道。 “太傅教育的是,只是这三字经背我已背熟,没必要再背,不如晚生背一段论语如何” 刘海兴说完,郭本钰大惊。 “论语,你会论语,我没教过你啊,你们给太子教了论语吗” 郭本钰看了看五人。 “禀太傅,我等没有” 张望春起来拜道,其他人也摇了摇头。 “禀太傅,这是晚生自己自学的” 刘海兴说完,郭本钰捋了捋胡子,一脸疑惑。 “哦,那好吧,你先背一段试试” 郭本钰说完,刘海兴清了清嗓子,大声背了出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刘海兴大声的背着,郭本钰的脸色由最开始点头,到惊讶,最后等刘海兴背完,郭本钰一脸怪异的看着刘海兴。 “你看过几遍论语” 郭本钰说完,刘海兴拜道。 “禀太傅,晚生只看了一遍” 刘海兴说完,郭本钰立刻站起。 就看了一遍就能全篇背下,没有一字错漏,太子如今才四岁啊,简直是天才啊。 “你还看过什么” 郭本钰坐下,问道。 “四书五经晚生都看过,只是背得没有论语熟练” 刘海兴说完,郭本钰点了点头。 “好,那你再背一篇孟子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