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卿本无罪,怀璧其罪二十六 (第2/2页)
…… 次日。 长安。 大慈恩寺。 因闻当朝皇后奠仪祭礼,故诸位王妃国夫人,皆相持而至寺中,以朝皇后,更进祭仪。 这其中,便有近日以来,颇为诸王妃所侧目的濮王夫人阎氏。 大慈恩寺禅房之中。 “她怎么也来了?” 正在坐着品茶的王皇后闻得此言,不由一诧。 怜奴一侧侍立,闻得皇后发问,也道: “说起来也的确是怪。 这濮王两口子,自从当年与陛下争储之事,一朝败迹之后,便再也不曾长现于诸事之前…… 今日里这可希罕,怎么哪儿来的大风,把这尊邪佛也给吹出来了?” 王皇后垂首不语,半晌突道: “那武氏母女,眼下何处?” “已经安排在京西十里的挽月庵里了。 娘娘安心,那处可是咱们太原王氏一族的家庙,普通人也是进去不得的。 何况一听说能入宫见圣,那两个女人,可安生着呢! 这些日子里也不知是真是假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日日地替娘娘您念佛祝福。” 怜奴撇着嘴笑。 王皇后点头,吐了口气,又想了一想,放下手中茶碗道: “不过说到底,你还是得小心些的好。 不成的话,索性便先将她们往外送一送。” “娘娘您是担心,这阎氏此番前来,却另有深意?” 怜奴眨了眨眼: “不会罢? 她似乎与那武媚娘,没有什么来往啊!” 王皇后想了一想,却缓缓摇了摇头道: “你就没有想过武媚娘为人极工算计,她难道不曾在咱们左右,安插些眼线么? 还有…… 你说那阎氏与她素无往来…… 可你是不是忘记了一件事? 当年宫中盛传,濮王迷恋先帝废昭容韦氏,是故冷落了这正妃阎氏…… 怜奴,若非后来武媚娘设计,使得韦氏死于非命,断了濮王的念…… 今日里哪还有阎氏这等风光?” 怜奴点头,恍然道: “是了…… 是了!娘娘想得周全,只怕这阎氏,心里多少也是承着些那武媚娘的恩的。 说不定当年之事,便是她们二人联手呢! 否则以濮王那等机慧,如何这般轻易便被一个女子算倒?” 王皇后点头,神色郑重: “所以才要小心…… 接下来这二日里,还是先将那武氏母女安排得当的为好。” 五日后。 永徽二年七月初三夜。 长安。 芙蓉苑。 依然是水榭之上。 今夜无歌无舞,无丝无竹,可是媚娘与阎氏二人,却显得更加欢喜欣快。 甚至一向温婉楚楚的阎氏,还笑出了声: “娘子果然好计策…… 不过是妾身去探一探她,竟然就逼得皇后不得不撤回自守。” 媚娘淡淡一笑,心里也似极愉悦: “说起来其实也可笑…… 这么多年来,最了解我的,是她,而最了解她的,或许也正是我…… 所以,她这般多疑的性子,自然是不会想不到当年之事,也不会猜不到,王妃娘娘是会相助于媚娘的…… 说到底,主上的禁令还在,虽则未曾公示于天下,可这太极宫中却是人尽皆知。 究竟这公然抗旨之罪,皇后也是担不起,更是不敢担的。” 阎氏点了点头,也叹道: “可不是么? 不过说到底,娘子果然是女中豪杰…… 这般叫人头痛的事,竟然只是这么轻轻一笔,便成事无双了…… 真是叫妾身不得不拜服啊!” 媚娘含笑谢阎氏夸赞,然后又正色道: “不过王皇后却不是一个轻易肯罢手的人…… 所以娘娘,只怕还是得劳您这几日里,多安排着些人手,关注着那边儿的动向了。 尤其要仔细盯着太原王氏的本家方面…… 媚娘总觉得,若是皇后此计不成,再出一计的话…… 必然是会从那边儿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