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不入虎xue 焉得虎妹 (第1/1页)
次日清晨。 张五八借来李友肖的摩托车载着刘胡子,轰隆隆的向西城驶去。 二人只知道王虎贲家住在西面,并不知道具体位置。 途中二人已经扯着嗓子商量过找寻的对策,结果就是——地毯式摸查。 “西城”二字镌刻在古朴的三孔牌坊楼子上,斑驳翘起的油漆和密密麻麻的裂纹说明着自己老古董的身份。 过了象征成定县西城的牌坊,这就算是踏入了西城的地界。 虽然都属于成定县的范围,但是东西两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 除了有为数不多亲戚关系的存在,其他方面确实显得生疏。 “八爷,我们应该从哪找起?” “我也没来过几次,挨个打听呗” 张五八对于这个问题也只剩挠头的份。 农村的清晨是没有热闹可言的,家里的劳动力早已赶在太阳睡醒之前,下地干活去了。 留在家里的要么是腿脚不便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么就是早上睡不醒的孩子们。 穿梭在一个个的巷子里,除了认生的小狗会冲着他们叫两嗓子,根本没人搭理他们。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唰...” 一个帅气打滑的左转,把拐角处双手拄着拐杖坐在自家大门前发呆的老大爷吓了一跳。 “这小娃娃,开的是飞机嘛?” 大爷嘟嘟囔囔的说道,好像对打扰了他清净的这两个毛头小子很是排斥。 “对不住啊,大爷,路滑” 张五八停住了摩托车,态度诚恳。 “大爷跟您打听个人啊,您知道王虎贲家在哪吗?” 大爷好像没有听清,调整了一下坐姿。 “王虎贲,大爷,他家您知道嘛?” 刘胡子补充了一句,提高了音量。 “不在,两口子去地上干活了” “是王虎贲,大爷,我们同学,没结婚呢” “啊,我知道,昨天才吃的” “得,大爷您休息吧” “好嘞!” 大爷挥了挥手算是对二人的道别。 二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一声继续向前寻去。 来自125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灵活的穿插在西城的居民巷中。 好巧不巧,二人就这么遇到了出门倒垃圾的王馨蕊。 此时的王馨蕊虽然还没有打扮,头发也随意的扎了一下,但是她本身的容颜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多余的点缀。 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都瞧瞧! 王馨蕊抬头看见了骑在摩托车上像猴子的二人。 “张五八?你们怎么在这?” 要是表明了目的,针对性就有点强了,但是要是假装偶遇,到时候真解释起来也有个由头。 “那个...胡子到这来走亲戚,我载他过来的,对。” “啊,对,我来找我二姑妈” 刘胡子说谎的技术要是再成熟一点,也不至于应对起来脸红脖子粗。 “这样啊,要不进来给你们倒点水喝?” 自从昨日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便满脑子都在想虎xue的困难重重,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得逞,还真是让人有些不大适应。 “不了,你哥在家吗?” 此时问出这话的张五八纯属心虚。 “我哥一早跟爸妈下地干活去了,不在家” “哦,那行,那我们就先走了” “好,你们慢点” “轰隆隆...” 像是被抓现行的贼,二人骑着摩托车立即逃离。 张五八带着刘胡子一路驶出西城,直到快接近东城才慢慢停了下来。 “八爷,你好像没说正事” 刘胡子的疑惑其实已经带了一路。 “胡子啊,不是我不说啊,大清早的你要说去找人家姑娘,她哥那大傻个不得敲我,再说了,人家一个人在家我们两个大老爷们进去也确实不妥。” “那回去你就跟胖子承认你是连咬带叫看门的了吗?” “那不行,那不行!真要承认了是百害而无一利” “我得想个办法” 张五八蹲在地上揉搓着下巴。 片刻之后。 “有了!” “胡子,你看啊,要是啥都没有,胖子那也说不过去,还打击他的自信心,这样,你画画的厉害,字肯定也不赖!模仿个女生的笔迹,我说,你写;以王馨蕊的名义给胖子写一封信,就说人家不方便过来,带封信给他,也合情合理!” “你要我装女的给胖子写信?” “对啊” “不行不行,有点奇怪还夹点恶心” 刘胡子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 路边小卖铺外面的桌子上。 “李有肖同学,见字如面。很抱歉由于家中事务不能亲自去给你辅导功课,你的情况你的两位朋友都已经跟我讲过了,我与你张大哥的观点不谋而合,你的基础差,还是要狠抓基础,希望你可以不要气馁,努力奋斗,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在不远的地方为你加油打气!——王馨蕊亲笔。” 刘胡子极不情愿的模仿女生的笔迹工整的写着,张五八则抱着膀子一字一句的指导。 “就这样!胡子,就你这字迹,给人写情书那可不少挣啊!” 张五八拿起已经完成的信称赞道。 二人回到家中,听见响动的李友肖赶忙做出一副认真的样子,嘴里还念念有词。 “胖子!” “八爷,胡爷!你们可算回来了啊。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李友肖边说边挤眼睛,期待值拉满。 “胖子啊!是我对不住你啊!是我无能!” 张五八抱住李友肖就开始嚎啕。 李友肖一时之间不知道手放在哪里才好,眼里全是失落。 “没事,八爷,我知道这本身就无从下手,为难你和胡子了。” 说着拍了拍张五八的后背。 “不过她让我给你带了封信。” 张五八瞬间收起哭腔,从口袋里掏出了准备好的加油信。 李友肖看着两眼发直,越看嘴巴张的越大,眼泪看样子就要决堤。 二人看着他这个状态,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 “八爷!胡爷!我李友肖这次,要奋起了!” 说着用胳膊擦了一下眼泪,小心翼翼地将那封信收起,埋头苦读。 且看现在的情况当算是喜字占得比例要大了那么些。 “家里有人嘛?” 忽然传来的呼喊张五八赶紧回应。 “在的,在的” “丰丰啊,你爸妈出去卖菜去了吧” 来人是张五八的同村韩大爷,算起来跟张五八家还多少沾点亲戚关系。 “对啊,韩爷爷,进屋坐” “不了不了,我来是乔一下你家,我儿子后天结婚,到时候你们一家来吃喜酒啊” “乔”这个字在当地方言里相当于白话说的:“请”的意思。 那时的农村里请人赴宴都是要亲自到场通知的,再不济也要请个代表。 而白事就更加注重仪式感了,孝子要在清晨5点跪在人家家门口,由另一个人去“叫门”取得主人的答应,等屋主人出来,再行磕头礼。 所以要是大清早有事去登门,切勿猛拍急敲,这叫“哭丧”,万万不妥。 “好,等我爸妈回来我跟他们讲。” “好好,那就先这样” 韩大爷转身背手慢悠悠的走了出去,张五八将韩大爷送出门外之后,回来看见正在奋笔疾书的李友肖,微微一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