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花红郎 (第1/1页)
“兄弟,久违了。” “哟哟哟,早几天听到你过来,路赶得还真不慢。” 吕元守原也是京营百户出身,先是投身在锦衣卫中,后来巴结了宫里的一名权贵,再后来,被派在了密云后卫任千户之职。他与朱骥不是一般的熟络,经常有书信来往。 “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一张薄薄的红礼单,吕元守扫看过后淡淡地一笑。 “少来,不就想惦记咱这里的回礼吗,还区区敬意呢。” “知我者,兄弟也。爽快。” “咦,老皮,听说改名字了。变得这么守规矩。” “你娘才改名字呢。老子现在跟你一样,也是正经的千户。” “升得够快呀,才只两三年不见,在哪儿寻着银矿了?送出去多少?使不完的,搁些在哥哥这里。哥哥帮你花花。” “老子正经升迁的,合着你自己当官靠送礼,旁人都跟你一样的么。” “屁哟。正经升迁,啥子功劳?说啊。” 一时语塞的皮仰尧,大拳头装模装样地擂向对方。吕元守就势避开,并不再理会他。 “老子犯不着同你皮痒痒讲。朱老大,想要多少?” “这么些。”叉开右手掌大拇指和食指,朱骥朝对方比画。 “不懂。到底想要多少?”三年不见,连老皮已升至自己平级,朱老大不仅整个人容光焕发,连手势也他娘的古怪之极,早前从没见跟前显过。 “八百匹。”皮痒痒耐不住寂寞,替答道。 “莫开玩笑。去去去,老子这里没闲工夫理你。” “老皮讲的是真的。如果你这真没现成,至少也要告诉朱某人一句,到何处方能去寻得。” 仔仔细细,认真地捧起礼单,又再细看了一遍。今时果然不同往日,望着出手绰阔的昔日朱老大,千户吕元守是一时的默然。 五魁首统统都在置办马匹鞍具,护天营里的校尉、试百户们乃至普通军士,都晓得。 朱骥送出豪礼,想从边隘直接弄回些好马。唐康自没他的本事,只能在马市上趁此价低的时机,大肆采买一番,垫付的银子有部分却是自己积攒下的私房钱。 最厉害数都尉黄冲,他直接用抢的。光一把短铳,就让木匠几个拼命想法子,凑齐一百六十匹。 鞑靼人内乱,后金与蒙古察哈尔部正在开战。驻守近在咫尺边镇、墙关的大明朝军队,全部津津有味地坐看。而莽里莽撞的黄冲带着护天营的人马,兴高采烈地在趁火打劫。 没有人会提醒他们,因为护天营的级别过高。高到有不少人,巴不得见着他猛摔一跟头。 摔不摔跟头,眼巴前还瞅不着。但所有人,显然小看了这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家伙。他的卫队不光乐颠颠地一路抢牛抢马抢牲畜,连零散部落里的娃儿也不放过。 好在他们知道自己都有几斤几两,从不敢离墙太远,而且是干一票换一个地方。 “喂喂,不是讲好只收十四岁口的男娃吗,怎么还有女人?”遭人嫌弃的夏日高勒恶声恶气地不卖帐起来,女人是要用粮食养活的,带在身边还累赘。 “是汉民,抓了她个娃,死活不肯。所以就跟来了,俺寻思着,也许能给俺们煮个饭。” 崔木匠没说谎,他手上从不草菅人命。 “喂,蒙谁呢?该不是你小子起了不该有的歹心思吧。唉哟,这娃是怎么是女的,不能算。” “女娃吗?俺瞅瞅。” 满身臭汗的崔仁,直接要掀娃子的羊皮裙。裤子在牧民中算奢侈品,只有贵族才配拥有,一般的十几岁的小娃子,都着裙。 “呃~。” 刚探出的手臂被人一把擒住,贼硬贼硬的,连扯两下都挣不脱。 “某从未言及军法,你真以为没有。啊?” 黄冲的声音阴恻恻的,让人听得心里不免发寒。他是个讲民主的家伙,杀人不眨眼,但对女人总是喜欢磨磨唧唧,下不得快手。 “俺没那个意思,既然是女娃,那便不算就是。” 每个人都有任务数,马四匹娃八个,他们一伙中有额外数,所以特别卖力。至于牛羊骆驼,牵进关内,都变现成实实在在的银子。黄冲明令要抽五成。 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心财主。 “叫什么名字啊?小姑娘。”气咕噜嘟的木匠摔手走人,黄冲换上张媚笑的脸,同汉民小丫头打起了招呼。 可惜,虽然长得没错,看神情却是听不懂他的话。 “夏侯青,她叫夏侯青,今年才够十三。请官爷行行好,放我们走吧。” “大人,您看…。”夏日高勒是想放人的,但当着都尉面,不敢擅自做主。 “你家男人呢?” “男人们都死绝了,整个部落也就剩下我们七八个女人,和一些娃儿。”女人的口音很怪,怪到要夏日高勒翻译过才能听明白。从头至尾,黄冲也只听懂她嘴里讲的夏侯青三个字。 “带回去,进了关再放她娘俩走。” 遇见女人,都尉果然不是一般的墨迹。夏日高勒翻话的过程中,也不免腹诽了句。 七月中,太康伯府。 花红郎,着锦裳,跨骏马,舞长枪。 花红郎,俏模样,穿街过,奴彷徨。 花红郎,本领强,东风启,回眸望。 守边墙,闯沙场,雷霆荡夷寇,凯旋还故乡。 角院窄小的柴房内,祝鸢儿莲姿曼舞,眼含清泪。 孔夫子有句话讲得蛮有道理,温饱思**,确实不假。相比较边地烽火漫天,朝不保夕、杀人相食。京城富贵中人家,依然是一派酒绿灯红、儿女情长。 杏娘没像以前宫中一般呵斥,而是无动于衷地由着她胡乱发着花痴。 根本没有锦衣需要裁剪。自进太康伯府后院,老妈子们强行给她俩换上粗布衣服。接着,为断绝他们与外间的一切联系,锁进了这里。 一时间失了自由,好在每日还有两餐,虽暂时还不至于饿死,但杏娘已是潸然。 每日面对杏娘的询问,再见她满怀的落魄惆怅。祝鸢儿不愿细究,也不敢细想。但幽闭的日夜,让人歇斯底里要发狂。麻痹自我,在幽禁中且歌且舞,只幻想心中梦郎。 曲是儿时的调,词是的鸢儿胡凑的,寄托了着曾经少女的憧憬。 没隔多久,林夫人得报,空院柴房内接连不断听到歌声。派人去问,原是关着两个由内禁打发出的宫娥。再一细差,才发觉一个已疯,一个已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