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南北战争 (第1/2页)
谈判么?总是有来有往,很少出现一锤子定音的情况。 孙元化如老驴拉磨,往返于广鹿岛同京城之间。经过月余艰辛之谈判,终是敲定一纸协议。 结果却是大大出乎明生所预料,明廷几乎接受了四海所有之条件。 而四海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之大,累计每年需要支付近五十万石米粮,三十万两白银。 五十万石米粮什么概念呢?足够十万军兵一年所需,若是一天两顿稀粥,养活百万人亦是没有问题。 然则明生并不看好明廷所为,想法虽好,却是太过于理想化。 无它,根子上烂了,自上而下,无有不贪腐之人,赈灾之粮正真能入得饥民口中的又能有几粒? 大多都会流入粮商手中,成为其囤积居奇,高价售卖的工具。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解决不了任何根本问题,只能说聊胜于无。 推广种植倒是不错的想法,可惜晚了,民变已起,如星火燎原,这已经不是能否吃饭的问题,而是谁来当家做主的问题。 战事大起之下,哪有什么安宁之处给百姓种地! 何况这作物早已经流入大明,但至今尤未普及,足以说明问题。 一者官吏不作为,无心农事。二者百姓认知所限。 就那么几亩地,你让俺种这玩意?绝收了哪个负责?只让百姓接受此种作物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徐光启言五年有小成,实是太过看得起大明的官吏和百姓,流于幻想。 崇祯当真是致力于改善大明目前的窘境,只可惜病入膏肓,便是顿顿人参当归,也是无力回天。 而四海看似在明廷压力之下,不停加码,银子米粮付出可观,吃了好大的亏空。 实则明生志不在此,内陆安插之人说是间谍也不为过,眼前的些许利益怎么与之相比? 借由各地重新开张的商栈商号,商路移民之路途重归畅通。 西北的邓暄部将会受到支持,各地正在逐渐成形的团练会得到支援。 撬动一子,整盘棋子被重新盘活,多划算的买卖,不答应就是傻子。 即便崇祯有中兴之志,又阴差阳错有了复兴之行动,那也要看谁的布置周密,谁的动作更快。 不要说年付百万,便是年付两百万,三百万,四海这事也一定要做! 万幸,苦哈哈的崇祯小皇爷当真是没见过几两银子,好似占了天大的便宜一般,生怕明生不入彀中。 以明生之估计,明廷多半会将这些钱财压在关宁军身上,这是拿老袁的话当真了? 正当明生在举四海之力重新在大明布局之时,事关四海南北战略的两场战争也如火如荼张开。 崇祯元年六月,苗俊攻马六甲。 统合南洋舰队战舰二十八艘,辅助战舰近五十余艘,联合柔佛百十艘桨帆战舰。 从淡马锡出发,浩浩荡荡向马六甲挺进! 同月,刘招孙所部派出一团人马借道霹雳国向马六甲进军。 霹雳国派出协从军五千余人,又有各小邦人民三千余人,合计人马过万。 此战准备多时,四海自是有着多方配合。 锡兰之葡军有安岛总督府堵截,又有圣郑和堡牵制,根本无力支援马六甲。 安岛如一枚钉子一般扎在马六甲海峡前端,任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六月中,苗俊所部攻占马六甲城东八十里之文打烟城堡。 此城堡呈三角形,平日驻守有葡军一个连队,可惜葡人先行一步得知消息,早已乘船逃回马六甲。 四海未放一枪一炮,占领了这座空城。 六月末,马六甲东侧葡人据点尽皆被四海占据,舰队封锁海峡,兵围马六甲,一舰一船不得进出! 方此时,刘招孙一路势如破竹,逐一征服依附于葡萄牙势力之下的大小苏丹国。 只半月间,葡萄牙外围势力被一扫而空,或投降或逃走,马六甲孤城一座,水陆俱被围困! 马六甲城,三面环河,一面临海,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墙高有四丈,阔俞一丈,皆为岩石对垒,坚固异常。 有环形炮堡六,每座炮堡八门火炮,皆为十八磅重口径火炮,射程可远达三里。 被葡人经营过百年,端的是易守难攻。 正因为如此,马六甲总督安东尼奥困兽犹斗,企图借助城中火炮负隅顽抗。 城中葡人男丁尽皆被武装,据城坚守。 苗俊筹谋多时,自是有多番准备,知城高难攻,早有准备大口径火炮。 数十门巨炮被移至东西两岸,炮击马六甲城! 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一场残酷的炮战! 围城半月,西城一角被炮火轰塌,柔佛霹雳联军蚁附攻城,四海军火力策应。 岂料城下暗中布置有大量火油,就在霹雳柔佛联军行将登上城楼之时,葡军点燃火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