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 广鹿岛之危 (第2/2页)
尽皆迁徙至广鹿岛安置,摧毁房屋,毁坏民田,不留一砖一瓦。 陆战一师师长谭琦听令,即刻收缩兵力,放弃对后金一切行动,固守广鹿岛,明军一船一人不得靠岸登陆,发现者杀无赦! 黄海支队司令官彭海正听令,即刻整合舰队,集结月亮湾,防御南北之明军水师。 派出探哨,时刻关注皮岛,登州动向。” 现在的广鹿岛早已脱掉了移民使命,事实上周边也没什么民可供迁移。 商业主要针对大明内陆,以及各路边军,所产有限,在四海体系之中不值一提。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地依然是东北亚最为繁华地之一,后金的沈阳,李朝的王京亦是不能与之相比。 广鹿岛玩的是手工业,输入原材料,输出制成品,优势不言而喻。 虽人口仅仅十余万,产值却是远非二地可比。 “少帅,我军有陆军六千余人,海军两千五百余人,完全有能力占据大小长山岛,为何要收缩防线? 周边岛屿已经开发多年,现在放弃,这损失可就大了。”谭琦不禁扼腕惋惜道。 一众文武亦是纷纷点头,大明在辽东的力量四海了然于胸,只登州,皮岛二处对四海稍有威胁,可派兵攻打广鹿岛。 山海关,宁远一线防卫后金尚且不足,根本无力发兵。 实话说,对明军没什么可惧怕的,别看明廷对毛文龙部尤为看重,但四海灭之不难。 只掐断他们的供给,便可令他们半死不活! 真当毛部的三万余人马是朝廷在供养么? 东江所需。 一部分来自李朝,毛文龙屡次讹诈李氏,给不给?不给老子就自己去抢。 一部分来自登州,历任登莱巡抚都大力支援东江所部抗击后金,供应粮草无算。 一部分来自四海,而且这部分比例颇大,占据东江所需半数。 不然双方如何在这些人相安无事呢,都是四海花银子买来的! “时机未到!” 明生肃然道“我军刚刚改制不久,人员武器皆不能齐备。即使守得住几个弹丸之岛又能如何? 可有余力干翻后金,占据辽地? 可有余力登陆大沽口,直驱京师? 即是准备不足,又何必分散据守,徒增伤亡?” 见众人沉默不语,明生继续言道“某知诸位对朝廷甚是气恼,但此时大明人心尚未丧尽。 京畿,蓟辽,山东三地兵甲不下数十万,蚂蚁多了也能啃死大象。 而我军又不能如建奴一般肆意劫掠,每占据一地,必须分兵驻守,就咱们手中的这点人手,能占据几城几县? 不要跟某说招降官军之类的法子。 大明的官军是何种做派大家都心知肚明,百姓避之尤甚建奴,没得坏了四海的名头,此法万万不可为之。” 挥退诸人,明生独留贾文昌在侧,问道“皇胖子可是接受了咱们的条件?” 贾文昌面有得色,言道“回禀少帅,后金同意了。 只是尚有一点仍旧在商榷,其要求以人参貂皮换取成品箭头棉甲,属下不敢擅专。” “只可兑换铁锭担棉,不同意就算逑!” 开玩笑,四海大举扩军,各地的兵工厂都在满负荷运转,自家尚且不足呢,哪里有时间给皇胖子打造盔甲。 贾文昌拱手领命,又从兜囊中掏出一封书信,言道“此是廖虎传来的消息,言之已经在临县东六十里积翠山落下脚跟,开始招兵买马,收拢流民。 只是如今四海车马行倾覆,暗线尚未铺设至太原,如何解决补给是难题。” 明生一时沉思不语,他所构建之反贼自是同流寇不同。 一个流字便将陕北民变道尽。 没有明确的纲领,没有清晰的目的,没有严密的组织。 哪里有吃的就向哪里走,吃完了一地再吃下一地。 这就是一股病毒,所过之处,留下的只能是满目疮痍。脆弱的生产关系被摧毁殆尽,本就勉强度日的贫民被就食之后,无衣无粮,只能被流民裹挟出去抢别人的。 雪球越滚越大,顶层的民乱首领迅速蜕变为食腐阶层,带头冲向各处山川锦绣之地。 你道他们会在意底层的饥民?不存在的。 历代的农民起事都是这般,初时是正义的,很短的时间就会变味儿。 顶层之人通过裹挟流民来获取自身的富贵,死了多少人他们是不在意的。 流民之所以死者众,都是在迁徙的途中饿死病死的。 你说他是正义的?明生着实不敢恭维。 四海则不同,纲领明确,目标清晰,组织严密,以大地为棋局,以人为棋子,行的扩张之路。 而所有谋划的前提便是有足够的人口,他怎么会允许大明的人口就这般没有意义的被消耗掉? 正因为如此,明生欲要效仿后世的根据地,就地生根,遍地开花。 虽造反,但不同于流寇四处乱窜。 只是这开局么?却也困难了不止一倍。 积翠山何地?黄图高原复地,后世的吕梁山是也!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