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崇祯的恶意 (第1/2页)
“大伴,可是送走了?” 紫禁城乾清宫,烛光摇曳,年轻的崇祯帝轻轻舒展了一下腰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拿起一本奏折继续览阅。 “皇爷,已经在去往凤阳的路上了,奴婢派人盯着呢。”王承恩躬身答道。 “嗯,那就好!” 崇祯微微冷哼一声,言道“便宜了他,害死了我大明恁多的忠臣良将,死不足惜! 哎,去休,去休,毕竟是先皇身边之人,便老死在凤阳吧,以全先皇主仆之情。” “可是有事?”见王承恩踌躇不走,崇祯不禁微微皱眉。 王伴伴忠心可佳,办事妥帖,就是性子太过谨小慎微。 “皇爷,魏良卿府邸已然查抄,得黄金九万七千两,白银三百二十万三千两,珠宝玉器古玩字画不可估算,计三十三辆马车装载,已送入宫中,奴婢已经派人去清点核算。” “哈!” 崇祯愤然起身,咬牙切齿言道“阉贼祸国,阉贼祸国!仅仅一府之财,竟胜大明一年岁入。 也好!如今百废待兴,民生疲敝,正该用来中兴我大明! 大伴,还要继续查下去,枉死之人要平冤,勾连者尽诛!” “奴婢记下了。” 王承恩双手捧着一线装书样,奉于崇祯案头,言道“皇爷,此是在魏良卿府邸中搜出的账册。 账中罗列详细,何人送情,几时送情,送情多少,所求何事,记录的清楚详细。 内中,内中……” 王承恩双手隐隐颤抖,额头见汗,他有点说不下去了,这本帐太过吓人。 所牵扯到的朝廷官员竟过千人,文武皆有,远近不限,所涉及到的金额更是令其瞠目结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大明不是没钱,是太特么有钱了,只是银子不在皇帝的口袋之中而已。 崇祯一把夺过账本,凝眉观瞧,只看了三页便被气的口鼻喷火,五脏俱焚。 魏良卿这厮看上去粗豪,不想却是个心细的,银子收了也就罢了,哪个敢查你家的贪腐,弄个毛线的账本,留个毛线的后门! 内中将魏家的田产,庄子,产业一一列明,耕地不下六万亩,庄子不下四十座,分红的产业不下二十余。 若是俱都折算白银,可高达数千万两。 崇祯看了如何不生气? 家天下,家天下,这天下名义上是他崇祯的,可朱由检怎么就觉得恁的不对味呢? 貌似看门狗啃的都是rou,他自己却是在喝刷锅水,说不出的一种恶心。 强忍怒气安抚一下将要爆掉的血管,崇祯重新打开账本仔细观瞧。 之前只顾着看数字,却是忘了看花名册。 ……崇祯又要心肌梗塞,满朝官员还有几个可用之人? 兵部尚书崔呈秀。 提督cao江右佥都御史刘志选。 蓟辽总督刘诏。 太仆寺署事御史梁梦环。 御史杨维垣。 大学士顾秉谦 …… 洋洋洒洒不下千人。 送金银者有之,送宝物者有之,送古玩字画者有之,送田产别苑者有之。 等等! “这个南洋宣慰使是个什么东西?” 魏良卿也不知怎的恁般喜欢赵明生,为这厮单独开了几页账目。 去岁献南洋金佛一座,象牙六十支,檀木十根,龙涎香二十斤…… 四海车马行,岁入白银四十二万两。 四海客栈,岁入白银七万两。 佛山炼铁作坊三座,岁入白银十一万两。 苏州织造作坊两座,岁入白银四万三千两。 …… 明生若是知晓魏良卿有此种记账的怪癖,怕是不用崇祯动手,自己便要抄刀子砍死这厮。 太特么坑人了,前世要有多大的仇? 魏氏除了监守自盗外,明生堪称是魏氏的第一大金主。 诸多在内陆难以立足之事,多有借魏氏的名头行事,这自然是要交保护费的,每年都会有数额不等的分红流入魏府。 崇祯满肚子都是眼泪! 龙涎香他都未曾用过几次,宫里的存储都是按两来算的,可特么人家记账是按斤! “皇爷,此人本辽地布衣出身,因阵斩建奴有功,朝廷封其为忠显校尉。 但此人从未在军中听用,而是外出走海,做那海匪的勾当。 据锦衣卫所掌握之信报,此人同其父赵春哥啸聚广鹿岛,成立四海商社。 后夺李朝之济州,贩卖商货,同李朝,倭国多有交结,拥海船数百,富可敌国。 天启二年,不知怎的认识了魏良卿,以重金求取官职,所谓的南洋宣慰使便是这般来的。” 既然敢将账本献上,王承恩自是对账本中人有所调查。四海因为涉及数额惊人,更是调查的重中之重。 锦衣卫遍及全国,那也不是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