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3章 四海维新 (第2/2页)
严禁地方擅自新增,如有必要,可由议事会逐步提案,获得两院通过,最高统帅确认方可施行。 诸多措施一拥而上,直叫人眼花缭乱。 当然,这其中的门道不要太多,免不了吵架权衡,都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 例如获得元老院通过之律法,最高统帅虽有着立法生效权,但他这字是必须要签的,不签一个月之后也会自动生效。 有争吵才有乐趣,明生便是要拨动这根琴弦,鼓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结果不知如何,但总比只换了一家做皇帝要好过许多,即便其中有着诸多龌龊,也比家天下要强过百倍。 当然,这事就不能一步到位,搞什么直选,如果真那般做了,无异于自取灭亡。 无论怎么变动,权利中心仍旧在元老院,统帅部手中。 能参与二者的莫不是四海的中高层,也可称之为所谓的贵族。 此举不但没有限制贵族的权利,甚至将贵族的权利放大了,而普通民众的中间阶层亦获得了参政议政的权利,不要太美! 吃亏的只有一家,那便是老赵家。 不过有行政权,军权,财政权在手,还要奢求什么呢? 这也是明生给自己留的后门,毕竟他这个穿越众不是吃干饭的,还要给四海这艘大船做领航员。 将来若是条件许可,财权也会有计划的逐步下放,行政权,军权也会有所限制。 但这玩意就是一头猛虎,民意一旦觉醒,搞不好四海的大船愈加壮大,却是将老赵家弄的人头落地,尸骨无存。 他这辈子估计不会出现此种情况,但子孙后代可就不一定喽,所以还是要悠着点,别特娘的坑儿子,坑孙子。 但愿子孙们日后不要折腾,老老实实的顺应民意就好。 千万不要在后世的史书上看到赵某某,几世皇,于某年某月某日于断头台上被咔嚓,举国大庆,为国为民掀开了新篇章。 改革不能停,料理了体制之事,明生又关注到民生所需,其中最令他上心的便是教育。 小学中学之事不用他料理,自有教育部汇同地方去筹备,但大学却是需要总部来筹划。 毕竟这是赔钱的买卖,是要拨款的,地方上可没有这个财力。 大笔频频挥舞。 在海参崴兴办北洋大学。 在济州兴办辅仁大学。 原淡水大学更名归义大学,追加投资。 在高雄兴办南洋大学。 在吕宋兴办启礼大学。 在永丰兴办启德大学。 原古晋大学堂更名中州大学,增资扩建,同时兴办海员学院分院。 本少舍得投资,就不信没有丰厚的回报。 牛赑是要吹的,可银子自是不能全数都由财政拨款,四海承担不起。 还是老办法,一众大学都鼓励民间捐赠。 想买学位的地主豪商们走起,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一分投资十分收获。 有败家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败家子没受到良好的教育。 还有什么比培养后代更重要的呢?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之上。 明生大少在牛头城晃荡两月,四海便地震了两月,而且是地震频频,惊掉了无数下巴。 还不知如此,这厮更抽空筹建了新大陆开发公司,挂牌募集资金,购买船只,招募员工。 大饼画的很大很圆很厚实。 拥有股权之人,除可以无偿获得一块土地之外,可优先在新大陆购置发卖土地,兴办种植园。 四海更将矿山开采权下放,新大陆可是有金山,有银山,怎么样? 俺老赵家不吃独食,发现矿藏之后,以公司制开采,投钱就有金银可分! 土地这东西四海不缺,老百姓也没甚的兴趣。 中州,吕宋有大把的种植园发卖,关键是愿不愿意去。 更不要提傲洲,方圆一镇大小的牧场四海都特娘的在发卖。 可是没人敢买,傲洲那丁点的人口能吃多少rou?何况遍地都是袋鼠,野生的都吃不完,弄个牧场作甚,没事溜自己么? 种葡萄酿酒倒是个好去处,可也刚刚开始舆论宣传,只有那些钱多的没处花之人才会跑去傲洲投资,这就还要高价请些泰西之人帮忙经营,毕竟这葡萄酒是舶来品,明人不懂其技艺。 可采矿权就不然了,商人们听到这三个字眼珠子都是红的。 干别的生意还要倒手才能入手钱财,倒霉的时候还可能亏损,可这矿挖出来就是钱财! 日后说不得可以打造一个金床来滚床单,这酸爽无可比拟! 刚刚挂牌,新大陆开发公司的股票便一路飙升,三日间增值二十余倍。 ......话说这旧金山到底有没有金矿? 明生也不由冷汗直冒,他前世可不曾研究过旧金山的历史。 若是一粒矿渣也无,呵呵,这些股东会不会将他给活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