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左岸堡攻防 (第1/2页)
“报!左岸堡东三十里乌尔部落遭袭,老幼妇孺百一十七口无一生还。” 吴东来愤怒的挥退探哨,后槽牙咬的咯吱咯吱作响。 这已然是他收到的第二封战报,只四日时间,接连两个部落被屠。 有罗刹军偷偷越过织女河,袭击四海军的大后方! 明生大少亲临前线,这让身为总督的吴东来无颜面对,说轻了是疏忽大意,说重了是渎职。 恁多的探哨都是干什么吃的? 看敌军的行动,军兵数量肯定不会是少数,就没有发现一点端倪? “属下失职,还请少帅责罚!” “这不是你的问题!” 明生拍拍吴东来的肩膀,悠悠言道“织女河长数千里,严防死守是不可能的,本少也没有兴趣修长城。 寇可往,吾亦可往!这才是斗战的诀窍。 何况这未必是坏事,咱们的补给地他动不了,也只能拿部落之人下手。 他杀的越多,仇恨就会越重,投入四海怀抱的人就会愈多,这相当于是在帮咱们的忙。” ……吴东来仔细思之,还当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很容易理解,便如关内的百姓被后金掳掠,百姓们第一恨的自然是建奴,第二则是明军。 甚至可能恨自家人尤甚敌方,每年恁多的军饷都喂了狗么?对老百姓豪横的不行,怎的遇到建奴就怂了? 民心便是这般慢慢熬没的。 可此处却是不同,四海尚未完全控制这片土地,简单来说就是还没有宣示主权,民不认为自己是四海之民,好事恶事自然都埋怨不到四海的头上。 吴东来只是下意识的认为彼处都是自家人,心生怜悯也会正常。 事实就是这般的可笑,对人对事的观点不在于别人对你有多好,而在于你认为对你坏的那个站在哪个位置。 此时织女河两岸的部落便面临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虽然四海也谈不上为他们做了什么好事,但对比罗刹之后,却发现怎么看怎么顺眼呢? “那属下是否需要派出军兵围剿?”吴东来问道。 “当然,不仅要围剿,而且要大造声势,让城中的部落军兵都知道咱们要出兵! 呃,这个讨伐誓词需要找个参谋润色一下,通译也要选个嗓门大的,要慷慨,要激昂,要鼓舞士气。 要让部落之人觉得同咱们是一家人,你可明白了?”明生拳头紧握,做挥斥方遒状。 ……不服不行,都说四海大少爱搞幺蛾子。 吴东来今日方才领教了什么是无耻,什么是不择手段,什么是丧事做喜事来办。 以四海大少的手段,怕是被其卖了,还要帮忙砍价。 吴东来刚刚转身欲走,背后又有言语飘来“哦,对了,出城之后意思意思就可以了,不要真的去大海里捞针,明明找不到的勾当,费那个劲作甚! 想必周边的部落都会陷入恐慌,索性都将其迁移到堡垒周边安置,这时候估计没人会反对了。” 吴东来一个踉跄,这是真狠,真会算计,老子还是太嫩,要跟四海大少多多学习。 …… 六日后,罗刹军攻左岸堡,游骑环堡抛射冷箭,守军以火枪还击,一个有墙,一个移动快速,几无杀伤可言。 织女堡派出骑兵五百威胁罗刹军侧翼,罗刹军则兵分两路,一路同织女援军对峙,一路围困左岸堡,有八磅直瞄火炮三门,猛烈轰击堡垒正门。 左岸堡由于动工较晚,诸多设施并未完工便以入冬,防御稍显简陋。 发炮二十余颗之后,城门破,罗刹骑兵群起冲锋,欲夺门而入。 黑色的披风铺满织女河,骑弓砰砰作响,箭矢如乌云般倾泻向左岸堡。 丈二长枪高高举起,眼见便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戮。 那料想守军径直将柴草堆垒至城门,以火油浇之,旋即纵火。 罗刹军不能入,城门口一时战马嘶鸣,前排的骑兵来不及向左右分散,后排的骑兵无法及时收束战马,阵型被打乱,挤作一团。 “放!” 守城的连长一声令下,百余枚轰天雷眨眼间从垛口飞出。 轰~轰~轰~爆炸声几乎同时响起,左岸堡正门之前腾起nongnong的血雾。 早已落地等待融入大地的雪花被炸起,混合着血珠漫天飘洒,漆黑的披风染成了血色,转眼便被寒冷的气温所凝固。 战马哀鸣,人声惨嚎,白雾仿佛贪婪的饕餮,不停吮吸罗刹骑兵的血rou。 歼敌尚未功成,战友仍需努力! 此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守城的军兵火枪齐鸣,对着白雾便是几轮齐射,紧接着又有数十枚轰天雷炸响。 “奥费尔多!恰巴洛夫!”戈里夫愤怒的扬起马鞭,对着二人就是一顿猛抽。 无怪乎戈里夫愤怒,这是什么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