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九十四 炒钢之法?! (第2/2页)
之中,他就应当自称为本相,而不是作以谦称了。 “你们二人可都为本王左膀右臂,股肱之臣!日后定要相互扶持,造福我大秦子民啊!” 赵政见此情形,顿时呵呵笑着,将二人之手叠至一起,轻轻拍打着嘱咐而道。 此言一出,魏鞅、高进二人,不禁相视而望,继而郑重而道! “喏!臣等必不负我王重托!!” …… “润发,冶炼之事……进展可还顺利?” 待屏退众人,仅剩贴身侍卫赵龙、秦国国相魏鞅、工部侍郎高进在侧之时,赵政不禁目露期待般问询而道。 须知炒钢之法干系重大,即便是在秦国工部之中,都是保密极为严格的不传之秘! 此事由工部侍郎高进独自统筹,亲自督造,即便是工部众多官吏,也对此毫无所知。 仅有亲身参与其中的赵四与相关匠人略知一二,且都被严加看管,吃住皆受到密切监视,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离开工部,更遑论将此等惊天秘闻透露而出。 而高额的工费及良好的伙食,则令他们心甘情愿的留在工部,甚至吃住都在冶金工坊左右。 且冶炼工坊在工部之中属于违禁之地,有重兵严加把守,寻常人等根本不可能靠近左右! 故而,在前往冶金工坊之时,自是需要屏退左右,仅留相关核心人员跟随在侧。 赵龙作为赵政的贴身侍卫,需要随身保护于赵政左右,故而知晓许多机密要闻,且忠心更是毋庸置疑,自然无需回避。 至于魏鞅,虽初至秦国,忠心如何还尚不清楚,只是才学确实惊人。 但他身为一国之相,不可能不知晓此等国之大事,否则又如何统筹安排,增强国力呢? 故而,魏鞅今日便被特地带来此处,好让他知晓秦国的隐藏实力! 当然,在进入此等违禁之地后,也注定魏鞅此生都难以离开秦国。 否则,若有半分离异之心,必将招来杀身之祸! 知晓秦国如此之多秘密的国相,又如何能活着完好无损的离开秦国呢? 不论是魏鞅,或是王鞅,李鞅。 只要担当了一国之相,在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滔天权势之时,自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不过在九州大陆之中,极为崇尚礼义仁智信的古人,最为讲究的便是忠孝二字! 一旦认定了自己侍奉的君主,即便是死也要伴随在侧,几乎不可能出现叛逃之举。 毕竟在忠义仁孝的大环境之下,叛主之人在何处都会受到鄙视,更不可能再次得到重用,基本就等同于社会性死亡! 是以,在魏鞅昨日叩首拜君之后,他便注定自此之后,只能成为秦人秦相,此生……无法改变! “回禀我王,自赴京借调百位工匠后,我秦国冶炼工坊便迅速发展壮大!” 此时一行数人,已然经过严密盘查的卫兵,步入了冶炼工坊内部,高进遥指着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一脸自豪般的介绍而道。 “目下我秦国冶炼工坊,若日夜轮班,全力赶工!则可日产精铁数百斤!刀兵上百柄!铠甲数十套!”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什么?!” 尤其是魏鞅,他眼望着面前这座规模并非很大的冶炼工坊,却万万未曾想到,精铁产量竟能达到如此之高! “这……以高大人所言,不过上百铁匠而已,何以能日产精铁数百斤?!” 魏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即便是在大骊国中,规模比之目下秦国工坊,庞大十倍不止的大骊冶金工坊,也不过日产精铁两千余斤而已! 须知那里林林总总加起来,可是有着数千名工匠学徒,这里又才有多少?? 要知道精铁作为铸造沙场刀兵不可或缺的上等原材,想要冶炼何其艰难? 须得将一块块生铁经过连续不断的加热锻打,而后才能得到精铁——也就是钢铁。 再其后,才能够将钢铁铸造成各式各样的兵器。 是以,想要得到锻造兵器的原材料——精铁,非常之难,极难大批量的产出,只能依靠一位位工匠昼夜不停的连续锻打。 故而,仅仅上百万工匠,竟能够日产数百斤精铁! 这简直不可想象,令人难以置信!! “哦?” 高进闻听此言只是轻轻摇首,而后望向国相魏鞅,笑而问道。 “不知魏大人……可否听过炒钢之法?” …… “炒钢之法,实为中原文明之遗世明珠也! 然此旷世遗珠,竟现于秦川大地,掘于秦王之手! 嘻!此不为天命在秦耶?” ——·魏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