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九十二 魏鞅献策(55K) (第2/3页)
卿!此事……可作不得玩笑之语!” 赵政此时是真的惊了! 废话,都豁然站起了,能不惊么? 他双目如神般顿时盯住魏鞅,言语中不无告诫之意! 他的意思很明白,你可以说你束手无策这都无妨。 但若是空口许诺,戏弄本王! 那后果……你可要想清楚了再说! “回禀我王,此等事关国运命脉之大事要事!臣下……又如何敢作玩笑之语呢?” 魏鞅骤临此等情形,却是不慌不忙,毫无失措,依旧轻笑着淡然而道。 “哦?本王愿闻爱卿高见!” 赵政一听此言顿时便来了兴趣,当即便再次入座,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他相信魏鞅不是那种胡言乱语,自寻死路之人。 故而,他对于魏鞅此等惊论,却还真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而在秦王殿下入座之后,宋王赵谦与太傅左玄也都尽皆再次入座。 只是两人的眼神,却都一直停留在立于大殿中央的魏鞅身上,目露紧张而又复杂之色…… 须知若是此时此刻,魏鞅不能对自己的惊人之语作出满意回答。 那可就不是他能不能在秦国得到重用的问题了。 而是他能不能活着离开秦国的问题啊…… “我王,在臣下作答之前,可否容许臣下先行提出一个问题呢?” 赵政微微一怔,对于魏鞅的故弄玄虚却也并不生气,而是微微颔首而应。 “可。” “臣敢问我王,九州列国,凡通商经贸,除去陆运马驮之外……可还另有他法?” 魏鞅不疾不徐,缓缓笑而问道。 但此言一出,却犹如晴天霹雳般! 令赵政与赵谦两人,顿然失神,似乎瞬时间联想到了什么! 而此情此景,望在魏鞅眼中,更是令他面上笑意更浓,当下紧接而道。 “看来我王已然想到此处!不错……除去陆运马驮之外,却还有更为经济快速的通商方式——水路海运!” ‘水路海运’四字一出,莫说是赵政与赵谦两人早已恍然大悟,就连一旁根本不通商道的左玄,却也是霎那间终于明悟! 是啊,走水路海运,自是要比官道陆运更为快捷之法啊! 而泽州…… 州如其名,其与大行王朝一样,都是依水靠海,最为适宜发展海运商贸啊! 而位于九州南方的大行王朝,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巨富,商贸极其兴旺,与其境内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自是有着直接关系! 若是能从泽州通商口岸,直通大行商贸港口,则便可依赖于大行王朝境内遍布全国的网状水路交通,进一步覆盖整个大行王朝!! 如此一来,仅需打通秦川至泽州沿海地区的官道,便可趁机通过水路海运,将商货直抵大行王朝! 且通过水路海运这等极为廉价极为便捷的运输方式,更是可以确保商贸往来的运输费用,能够控制在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般一来,此等商道一旦贯通,将使整个秦国! 乃至于整个大乾,都因此而受益无穷啊!! 若是能够因此而覆盖整个大行王朝,将天下第一商贸之国纳入秦国的商贸版图! 那么即便是花费再大的代价,打通这条官道却也都是极为划算啊! 当然,占据此等地利,泽州本就有通商口岸,依靠海运与大行商贸交易。 但很显然在天下第一富庶的巨富大国面前,拥有通商口岸的大乾王朝,也不过是沦为大行王朝的产品倾销地而已! 几乎绝大多数的商贸往来,都是大行商贾来到大乾做买卖而已。 至于说大乾商贾去到大行做生意的…… 呃,不是,大乾这等穷山恶水,又有什么能卖到人家南方富庶之国的呢? ——就像是21世纪的中国与印度通商,印度不沦为中国商品的倾销地,难不成还将恒河水卖到中国来么? 故而,在此之前,位于泽州的通商口岸,不过是方便了大行商贾来到大乾做生意而已。 至于说对于大乾经济的提振作用能有多少…… 有自然是有的,但显然很是有限。 若是用21世纪的话来说,就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过大。 在与大行王朝的商贸往来之中,大乾王朝显然竞争力很低,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倾销地位。 但这一切,在秦国与泽州的商道正式打通之后,却将发生改变! 垄断了整个西域奇物与煤石这等稀缺资源的秦国,将在对外贸易之中,罕见的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大乾王朝被倾销的不利地位,但略微扳回一点贸易逆差却还是轻而易举的! 毕竟任何事物但凡只要沾上‘垄断’二字! 那么无论是在哪朝哪代,可都是一本万利的暴利生意啊! “好!好!好啊!” 念及此处,仿佛想象到了秦国商货流通到大行王朝收割财富的美好画面,赵政当即便忍不住豁然起身,连道三声好字! “爱卿!你果真乃不世之才!却不过仅仅四字而已,便将此等难题迎刃而解!哈哈哈哈!” 赵政登时望向立于殿中的魏鞅,赞誉之词仿佛不要钱一般狂甩出去,赞赏之意毫不掩饰,简直溢于言表! 他此刻真真是大喜过望! 不成想不过是‘水路海运’仅仅四字而已,便彻底打通了自己与六皇兄赵谦,一直以来都束手无策的苦恼局面! 试问这又令他如何不惊喜交加,喜出望外呢?! “鞅兄!不过寥寥数语,便能断清此间关节所在……佩服!佩服啊!” 此时此刻,原本坐定一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