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六十七 沛齐果如猪矣! (第2/2页)
要好生治理沛水,甚至于为自己赐字沛齐,就是要时刻警醒自己! 自己当时自然满口答应,发誓一定要治理好沛水,好让父皇对自己刮目相看。 可没成想,或许正是因此,反而使得自己有些急功近利,竟妄图在一两年之内有所成效。 如此仓促整治之下,又恰逢百年难遇之大雨,却是一朝功亏于溃,竟使新修筑完成的大坝彻底决堤,造成远比之前更为凶猛的严重洪涝! 如今,面对着父皇的当面责问,赵胜却只觉哑口无言,无力争辩…… “可你倒好!越整治反而越发泛滥起来!甚至于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洪灾,肆虐我大乾足足三郡之地!!” 言及此处,太极圣皇可真是越说越气! 一想到被自己寄予厚望的皇儿,竟反而将事情越办越砸,可真真是气煞人也!! 这哪是人干的事啊?! 就算是将头猪放在晋王的位置上,也不至于把事情搞得更糟吧?? 念及至此,却是再将蠢笨如猪的八皇儿,与懂事能干的九皇儿作以比较之时,那可就更加令人气结了! 想想九皇儿被自己发配到那等边郡之地,不仅毫无怨言不说,反而励精图治,鼎力革新! 不过入主秦国数月而已,便搞出了好大一番动静,使得整个秦国上下焕发生机,开始向着更为良好的方向持续发展! 且言行举止之间,成熟而又稳重,周密而又果决,虽年幼尚小,却俨然已有了治世明君之风! 可自己的八皇儿呢? 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八皇儿沛齐,封的可是整个大乾国中都算是排的上号的大郡富郡啊! 有着如此大好局面在手,这沛齐皇儿入主晋国两年以来,不仅没做出任何成绩不说,反而还捅下了这等天大的祸乱! 最终还是朝廷派人出面,才堪堪稳定住了此次洪灾灾情。 他晋国处于沛水上游自是影响不大,但对于处于下游的两郡来说,却是造成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啊?! 试问如此这般相较之下,太极圣皇却是又如何不怒,如何不恼呢? 而此时此刻,眼看父皇果真是动了真怒,赵胜慌忙便猛然抬头,大感委屈般申辩而道。 “父皇啊……此次洪灾,非是人祸!实乃天灾啊!若非那场百年难遇之大雨,又怎会……” “住口!!” 太极圣皇终于勃然大怒! 闻听此等辩驳之言,却是令他胸中怒火,更为汹涌飙涨! 想想九皇儿在那秦川边郡,面临着那等危及生命之险境,都未曾在自己面前提过哪怕半分! 治理那等糜烂边郡,更是从未有过半点委屈! 可你堂堂晋王沛齐! 还虚长你九弟足足两岁! 却将如此大灾,尽数推到那天灾之上?! 如此所为,真真是令人不齿!! “好你个沛齐!事到如今却还敢推卸责任!” 太极圣皇立于案前,伸出右手指着那妄图狡辩的八皇儿沛齐,气的甚至右手发抖! “你、你……你果真是蠢笨如猪一般!寡人可真真是后悔将你封在那晋阳郡中!!” 赵胜闻听此言,如何还敢再有半句多言? 却是连忙再度叩首,磕头磕的是震天响,口中慌忙般连声喊道! “父皇!儿臣知错!儿臣知错了啊!” 如此一幕,看在一旁的内侍太监眼中,却是尽皆都微微摇首,无言轻叹。 想想方才秦王殿下前来请安之时,圣皇陛下可是从头到尾都是乐呵呵的笑而不停,甚至于数次放声大笑不止! 要知道这么长时间以来,可真是好久没有看到圣皇陛下这般开怀大笑了啊! 可如今晋王殿下紧随其后前来请安,圣皇陛下从一开始便眉头紧皱,面色不悦。 目下更是暴跳如雷,当场怒斥,甚至于连蠢笨如猪这等言论都给骂了出来! 这可真真是气到了极点的表现啊! 要知道近年以来,圣皇陛下的养气功夫愈发精深,却是何时有过这等失态之举啊? 这般相较之下,圣皇陛下对于秦王殿下与晋王殿下之间的态度,可真真是天壤之别啊…… “哼!知错?若是不给你些教训,你又如何能长得记性?!” 太极圣皇闻听八皇儿认错之言,却是当即冷哼一声,显然不以为意。 “儿臣恳请父皇责罚!恳请父皇责罚!!” 赵胜此时哪还敢再多言什么,当即便连连叩首主动请求责罚! “来人,拟旨!” 太极圣皇说着一甩龙袍,回身坐入榻中。 赵胜闻听此言,不由浑身一颤,知晓父皇这次是动了真怒,竟要拟旨告知国中,以儆效尤! “晋王赵胜督办不力,致使沛水泛滥,殃及三郡之地!百姓流离失所,伤亡惨重!现责罚晋王驻留沛水之岸,何时治理妥当,何时方可回返行宫!” 言罢,却是轻瞥八皇子赵胜一眼,继而缓缓闭上双眸,补充说道。 “另,晋国三年朝贡翻番,不可加赋,不可敛收!所增朝贡之额,尽由晋王王府私库所出!” 此言一出,赵胜面上顿显苦涩之意,虽心中大觉rou痛,却丝毫都不敢有半分不悦,当即伏身叩首,恭声而应。 “儿臣……甘愿受罚!谢父皇轻罪之恩!” “沛齐!” 豁然之间—— 仍在闭目养神的太极圣皇却是根本不听,只是自顾自大陡然叫了一声。 赵胜先是一怔,而后连忙行礼而道。 “父皇,儿臣在!” “若是再犯此事!恐怕你这个晋王殿下……” 言及至此,太极圣皇骤然睁开双眼,双目如箭般直刺八皇子赵胜! “也就当到头了!” 此言一出! 赵胜心神俱骇,顿然色变! …… “神武十二年,晋阳逢百年罕有之暴雨,沛水遂滥。 孤日夜不休,拼搏一线,终使洪涝而息也。 后返京入宫,直面父皇,只言己身之失,不提天灾之祸也! 父皇深明大义,心知此乃天灾而非人力之为,不忍罪矣。 孤感念万千受灾之民,心如刀绞,彻夜难眠,自甘请罚,自领其罪也! 后传于国中,百姓无不涕泪,而孤心无自傲,仅存愧意耳。” ——·赵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