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维内托(中) (第3/5页)
米。 火炮高低射界 75~-3度,正常情况下由射击指挥仪遥控射击,也可以手动cao炮。由炮塔下方的2马力电动装填机自动供弹,装填速度12、16或30/发分可调。 稳定托弹盘上布置有90发备发弹。该舰的90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安装在稳定炮架上的。热那亚的圣乔尔乔(SanGiorgio)公司设计生产了全套稳定系统,这样军舰即使是在回转中也能保证高射炮的有效射击。 “维内托”级的近距防空火力配置体系由37毫米机关炮、20毫米机关炮和8毫米高射机枪组成,均由布莱达(Breda)公司生产,其中1935型机炮有稳定炮架。 “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服役时装备了8座双联装1938型和4门单管1939型37炮(布置在舰首甲板上),以及12座双联1935型20毫米机关炮和6挺8毫米机枪。 1942年进行改装后两舰一共在2号主炮两侧及两座前副炮塔顶部加装了4座20毫米双联机关炮。 同其他国家的战列舰相比,“维内托”的防空炮数量明显偏少。而且“维内托”的机关炮没有指挥仪,只能依靠炮手手动目视瞄准射击,对高速目标的毁伤概率很差。 “维内托”级的舰尾布置有1台弹射器,最多可以搭载3架水上飞机,但没有机库设施。这样对飞机的贮存保养都是不利的,而且尾主炮的炮口焰也很容易破坏娇贵的飞机。 意大利军舰的绝大部分火控装置都是由伽利略(OfficineGalileo)和圣乔尔乔两家公司生产的,“维内托”级也不例外。 该级舰的前主桅顶端是主炮射击指挥塔,下面是依次是主炮射击指挥塔和第2备用射击指挥塔,外观庞大,各有1具7.2米测距仪。 指挥系统的机电弹道解算器布置在独立的底舱装甲室内。上层建筑烟囱两侧布置着副炮射击指挥塔,有1具5米测距仪。 90毫米高射炮由布置在舰桥前部两侧的3米测距指挥塔遥控射击。每座主炮塔尾舱都装有1具12米体视式测距仪,副炮塔也各有1具6.5米测距仪。 所有的测距仪均装有稳定器,允许在舰体摇荡的情况下正常使用。与其他战列舰不同的是,“维内托”的2座主炮指挥仪均布置在前部上层建筑上,而别国都选择在后部上层建筑上分开布置辅助指挥仪。 “维内托”的辅助指挥仪的视界较好,但与主指挥仪间距太小,2部指挥仪可能会被一次命中一起摧毁,系统的生命力比较差。 意大利1935年开始研究雷达,起步时间并不晚。70厘米样机的试验结果最令人振奋,它可以发现12000米距离上的水面目标和30000米距离上的飞机。 但不知何故,该雷达研制成功后却迟迟未能定型投产。 直到1941年3月28日夜,I国人为自己的迟钝付出了沉重代价(3艘重巡洋舰被装备雷达的英国战列舰在近距离击沉)以后,他们才慌忙把提贝托的雷达装到“漂亮”号(Carini)鱼雷艇上进行实用性测试。 后来雷达获得了EC-3的正式编号(EC为通讯研究所的缩写),“猫头鹰”(Gufo)的绰号表明意大利海军期待着它能在夜间发现狡猾的敌人。 1942年9~10月间,“利托里奥”号当仁不让成为第1艘安装“猫头鹰”雷达的I国军舰。 随后“维内托”和“罗马”号也先后安装了EC-3雷达。 由于在技术方面的诸多缺陷,I国电子工业没有完成预定的50台生产任务,除3艘“维内托”级以外,只有9艘其他I国舰艇装备了“猫头鹰”雷达。 无奈之下,I国只好从G国进口了7台雷达,大部分是FuMG24/40G型,它的性能比“猫头鹰”稳定的多,但是同样不能用来进行射击指挥。 “维内托”级火力系统的威力是很强大的,但是由于缺乏雷达,从而不具备有效的夜战能力。 90毫米高射炮性能先进,但因为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没有雷达指挥的缘故,没有在战斗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1940年8月31日~9月2日,连同维内托在内的由五艘战列舰,十艘巡洋舰以及三十四艘驱逐舰组成的I国舰队,进行了阻止E国“帽子”作战(OperationHats)的行动。 但是,由于I国缺乏优秀的空中侦察力量,以及E国舰队的侦察机及时发现了来势汹汹的I国舰队而得以撤离,最终I国舰队无功而返。 9月6日,I国舰队再次出发企图找到英国舰队,但是E国舰队早已离开直布罗陀到了南大西洋。 无独有偶,9月29日~10月1日,维内托和其他四艘战列舰、十一艘巡洋舰以及二十三艘驱逐舰前往马耳他,企图对E国舰队发动攻击,虽然I国皇家空军最后终于找到了英E国舰队,但是还是让E国舰队跑掉了。 10月10日夜晚,E国皇家海军空袭塔兰托港口,发动了战争史上第一次航母对港口的突袭。 由于缺乏雷达,I国海军猝不及防,被英国皇家海军的“光辉(HMSIllustriousR87)”号航空母舰的21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进行了两波的攻击. 虽然意大利军靠着21门90mm高射炮、一些37mm和20mm的防空机炮以及27个防空飞艇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还是在20时35分的第一波空袭以及大约1小时后的第二波空袭中损失惨重. 一艘战列舰被击沉,两艘严重受损,利托里奥也中了雷,使她一直维修到了1941年3月,仅维内托在空袭中无伤. 在I国海军剩下的三艘战列舰中,“安德烈亚·多利亚(AndreaDoria)”号刚完成现代化改造,还不能立刻形成战力,“朱利奥·凯撒(GiulioCesare)”号又过于老旧,这使得之后一段时间内I国海军只有维内托一艘能用的战列舰。 第二天早上,维内托临危受命,前往了那不勒斯的I国舰队,在I国海军上将伊尼戈·康皮翁尼(InigoCampioni)的命令下成为了I国皇家海军舰队的旗舰。 11月25日午前,一架I国民航机发现了从一支向东驶往马耳他的E国护航队。次日,I国海军又发现一队E国军舰从亚历山大出发,向西航行,以期在运输队接近马耳他时,增加护航兵力。 I国海军总部认为E国海军将进行一次重要的海上活动。 10月27日,伊尼戈·康皮翁尼上将以“维内托”号为旗舰,率领“朱利奥·凯撒”号,以及六艘巡洋舰和十四艘驱逐舰从那不勒斯拔锚启航,意图是在撒丁岛南端的特乌拉达角附近海域拦截英国舰队。于是,斯帕蒂文托角战役爆发。 E国方面,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