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拍摄(三) (第1/2页)
电影的拍摄场景,分为棚拍和户外,也就是常说的内景和外景。 因为时间、人力、资金等成本因素,拍摄之前导演会将属于同一个场景里的戏份整理好,分段分点的拍摄。 所以处于同个场景的不同戏份,需要的演员情感可能会是变化的。 演员的表演难度,有一部分就是来自于此。 打个比方: 一个年轻的mama在医院的产房,生下孩子,她感到很开心。泪水和汗水交织的脸庞,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过了几年,mama又在同一个产房生下二胎。但这次医生却告诉她,这个孩子有六根手指。是残疾的。 同样是疲惫的mama脸庞,表情却变成震惊和悲伤。 这是不同的段落,时间跨度很长,但因为是同一个场景,所以放在一起拍摄。 喜悦和悲伤,是最基本的演员情绪展现。哪怕给路人一点时间准备,都能表现出来。 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切换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就需要演技。 沈青今天导的两场戏,就是如此。 拍摄地是一所普通本科大学的足球场。 “我认识明珠大学的教务主任,可以申请到那边的场地使用权。”可岚不理解,为什么沈青放着明珠最好的大学不用,反而要找一所普通的学校。 沈青解释:“我需要的男女主角,是普通人。” 普通人,上的是普通大学。 可岚辩解道:“可是明珠大学的风景好啊,画面效果会更漂亮。再说了,又不拍门牌,谁知道是哪所大学?” 沈青的眼睛本来盯着分镜脚本,听到可岚这么说,就抬头看着她:“柯组长,我最后再说一次。拍电影,首先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可岚立马把嘴锁上。 她知道沈青这家伙平时脾气挺好,但是牵扯到电影,别人质疑他的想法,就会变得暴躁。 沈青重新把头低下,翻着手上的分镜脚本,思考着哪里还需要改进。 可岚偷偷看着沈青,嘴里嘀咕:“强迫症。” 两场戏都是白天。 第一场戏是张起元在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对妻子的求婚场景。 求婚嘛,都是一大群人围着。 沈青提前让可岚找了人。 本来可岚是想找专业的群演,但是沈青一定要大学生,他说群演大多是混日子的,演不出来学生那种青春洋溢的感觉。 为这,可岚还托关系给这所大学的领导打了招呼,叫了一些学生会的帮忙站场。 学生竟然都很积极,听说可以拍戏,有几个还逃课跑出来。 当然,让可岚最开心的是,学生不要钱。 可岚在“佳能广告拍摄群”里,看到摄像、美术都发了个OK的手势后,对沈青说道:“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沈青点点头,在摄影机开机之前,和周谛听再次嘱咐了一遍:“你的台词记住了没有?” 是的,沈青为了节省成本,让周谛听本色出演大四的学生,兼男主角的好友。有一句台词。 周谛听从知道自己有戏份的那天开始,在剧组的干劲就变得十足。 “放心吧,沈导,我在家对着镜子起码练习了一百遍。”周谛听拍拍胸脯。 “不过沈导,我不需要化妆吗?”周谛听觉得自己虽然只有一句台词,但也算是这部短片有名有姓的角色,不能落了档次。 沈青摇摇头:“完全不需要。你本来的样子,已经够好了。” 周谛听开心起来。 瘦高的身材在宽大的卫衣里,像是迎风摇摆的杆子。 标准的男主朋友,路人长相。 “今天是这部短片的最后两场戏,拍完就正式杀青。”沈青向剧组人员说道,“大家再坚持一下。” 沈青知道,这段时间所有人都挺辛苦。 比如刻舟求剑。 这小伙子以前没参加过剧组拍摄,以为录音是一项很好玩的工作,结果他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