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剑侠传_第八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第4/4页)

这是做梦了,他是刚从辽东调过来,不知道崔归元的性子,以前有个游击只是顶了崔归元一句嘴,崔归元就将那个游击全家都斩了,他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和李率教谅解。”

    武传玉道:“就没有人和他说?”

    张家玉道:“李承忠说了几次,被骂了,李丛哲大人也上门去说,李率教也不听,他铁了心要去那个火坑。”

    两人齐齐无言。

    当天夜里武传玉也没有睡好,一夜想着此事,第二天一大早他上了城楼,便看到城外的辽兵开始集结,一队的的辽兵骑士拉着自己的马,在城外排成队,李率教的大旗在早晨的雾中隐隐招展,武传玉看着李率教上了马,带上自己的一众义子,策马向北而去。

    如雷的马蹄中,辽兵们终于走上了北上援历城的道路。

    武传玉叹了一口气,正想下楼,便看见方元化的meimei,方丽萍小姐在几个婆子的挽扶下,上得楼来,后面跟的是方应龙,还有一个杀手队的卫兵,武传玉闪到一边,让开了,现下方元化将方家庄的大部分人都迁到了泰安城中,方丽萍和一众妇孺自然也跟进了城中。

    方丽萍看到武传玉在城边,走上前来,低声问武传玉道:“是不是辽兵走了,这泰安便危险了。”武传玉盯了一眼后面的方应龙,料想定然方应龙乱说的,现下最为重要的是安抚人心,不要让城里荒乱起来,方应龙这样乱说,武传玉心中自然有一些不高兴。

    城外辽兵策马奔跑的声音来在响,武传玉道:“小姐不用担心,前几天我军才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了贼首过天梁部,这一仗后,小明王不敢再分兵前来了,这泰安在小明王没有攻破历城之前,是安全的。”

    方丽萍笑道:“妾身等妇道人家,没有见识,倒是让统领见笑了,只是统领前几天只带了二百个人就去攻打十万流民兵,却是太险了,让弟妹在家担心。”

    武传玉道:“前几天只所以打那一仗,就是为了威慑小明王,让他不敢前来,并不是真的为了前去攻击流民兵大队,小姐不用担心,就算小的不惜命,也不会拿下面军士的命来冒险。”

    方丽萍道:“统领半个月没归家,还是回去看一看弟妹罢。”武传玉脸一红,现下他是回去见一下水明苫,只是现下水明苫对他有些不冷不热,似是心情不好,武传玉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道大概有了身子的妇女心情都不好,也没有在意,想到可以见到水明苫,武传玉行个礼,道:“那小的便回去看一看不起。”想到了见到水明苫,皱了老半天的脸上终于挤出了一丝笑意。

    武传玉下了城墙,脚步急勿勿,后面的方丽萍脸色却有些不自然。

    看着武传玉回去寻水明苫,一边的龙mama小声道:“小姐,您也看出来了,这武统领的娘子,心可不在他的身上,老身看了一辈子女子,这眼力是万万不会错的,这娘子只是应付武统领,心思却在别人身上。”

    方丽萍摇头道:“我也看了出来,只是武统领自己不知道罢了,你们不要与他说,若是与他说出来,他定然是不信的,说不定还要反责于你等,你等不可自讨没趣。”下面的龙mama等人都纷纷点头称是。

    刚刚奔下了城墙的武传玉转了一个弯,进了小巷子中,此时他没有亲兵跟着,他不想让水明苫看到一脸杀气的大兵,而且武传玉对自己的身手也有信心。

    一个黑影从房梁上跳了下来,跳到武传玉的身后,拍了武传玉的头一下,然后又跳入民居之中,身形之快,似是影子一般。

    武传玉大惊,刚才一下要是想要自己的命,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么?难道是刺客来了,想到这里,武传玉跳下马来,抽出刀,大叫道:“是那一位,还请出来一见。”

    一个穿了一身青布袍的人影出现在武传玉的面前,这人戴了一顶范阳帽,看不清他的脸,武传玉将手中的刀提了起来,大声道:“是那一位好汉,且报上名来。”

    那人将头上的范阳帽一摘,武传玉一见,大喜道:“大师伯,你怎么到了这里。”

    三天后,早上时分,耿如纪与李从哲都在堂上,这是府衙的二进堂中,下面是许多的保长、乡老、还有一些乡勇的带头人。”

    耿如纪看了看下面的人到齐了,便咳了一声道:“大家看到了,历城求援,李将军不得不回援历城,现下这里便少了一支主要的兵力,虽然前几天刚刚打过一次胜仗,可是为了保证流民大军打不进来,李大人与孙大人,与本官等商议后过,决定执行一项计划,这计划要大家的配合,而且用时用力极为巨大。”

    下面一个乡老站起来道:“敢问大人,要小民们做什么?”

    耿如纪平静的开口道:“本官要你们将丁口、妇孺、牲畜等物,尽皆搬入城中。”

    下面顿时炸开了锅,现下打了几次胜仗,所有人都活得舒舒服服的,以为流民兵不会来了,这次命令一下,就是一次绝大的行动,势必有许多放弃和牺牲。

    一个乡老叫道:“不行,大人,小的们刚刚播下种子,眼看这一委的粮食就要收了,怎么能入城?”

    又一个乡绅道:“可以让方家军出城野战嘛?干嘛要我们搬来搬去,着实麻烦,不是一向都打胜仗么?”

    又一个秀才叫道:“大人,才没有安份几天,如何就能搬迁,再说这城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产生了疫病怎么办?新入城的人往哪里住?……”

    耿如纪大声道:“你们说的本官都听到了,这已然是必然的事了,若是留在城外,定然是十死无生,到时方大人不会将兵马派出去与流民兵野战的,这支兵马只能用来守城。”下面几个秀才公顿时小声骂道:“武夫、无用……”之类,耿如纪大声道:“这一次,我们要扩建泰安城,我们要在周围建四个卫城,还要建两道城墙,四个城门都要再建瓮城,还要扩挖护城河,同时要在城中储能吃一年的粮食。”

    下面的人顿时吵成了一片,要屯粮食,那肯定要有人拿出粮食来,谁都不肯将自家的粮拿出来,要建城,定然要分派人手,每一家都不想分派人手,要迁入城中,势必要和本城的原先住民发生冲突,本城的居民势必不能答应,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是难题。

    看着下面的吵成一片的人,耿如纪眉头皱了起来,前几天武传玉推荐了自己的师伯李群山,李群山向李丛哲、耿如纪进言,提出了这一套新的:“战时动员法”,许多提法都是第一次听到,耿如纪心中也没底,但是看到武传玉信心满满,而此时已无新的办法,只能施行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