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屯(zhūn)① (第3/4页)
不知张英雄说的可是那里?” 张易不置可否道:“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李存勖惴惴地说:“雁门倒是个好去处。不过雁门距此较远,车马需半月方可抵达,如今我父王的身体恐无法适应舟车劳顿。” “这倒无妨,我二人随身携带了一些丹药,虽不具长生不老之效却也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必定可保晋王此行无恙。”张易言语肯定。 李克用并不相信卦象之说,但他无法确定潞州之围何时能解却是真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晋军能顺利击败梁军,但若让燕王刘仁恭得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必定会被趁火打劫。如此,就等于羊入虎口,潞州确实去不得。想到此处,李克用颤颤地说:“张英雄高见,天意不可违。本王身体虽无大碍,但还仰仗二位英雄调理。存勖,就依恩公所言,即刻启程直奔雁门。” …… 张易、熊一平随同晋王军队一路赶往雁门。路上,熊一平问张易为何要去雁门这个地方,张易解释说:“我以前看过一本书,里面提到过潞州之战,书上说潞州一年多都没能解围,最后是李存勖亲自带兵才战胜梁兵,更重要的是李克用明年就会病逝,正是在雁门这个地方。随后李存勖会继承王位,称帝建立后唐。” 熊一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事我一直觉得奇怪,不过我相信你做事肯定有道理,”他顿了顿又说:“还有个事,飞豆一直没回来,咋办?” 张易安慰道:“别担心,我找机会问问李存勖。” “我就猜到是这孙子!”熊一平愤愤然。 …… 半月后,晋王一行抵达雁门。李克用在服下张易、熊一平从2065年带来的修复药片后,身体大为好转。张易、熊一平因多次救驾有功,分别被封了两个闲散官职:金紫光禄大夫和云麾(huī)将军。 次年正月,李克用病逝,李存勖继晋王之位。 同年四月,李存勖亲自率军援救潞州,不出一月便出其不意地大破梁军,彻底解除了潞州之围。 潞州之战的胜利,不仅让晋国兵威大镇,还让李存勖想起了料事如神的张易和熊一平。他琢磨着这样的人切不可脱离自己的视线,便下令命张易、熊一平同回太原、辅佐内政。 而后十余年,李存勖对内勤政爱民、对外所向披靡,克服重重困难险阻、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先后击败朱温、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和耶律阿保机等劲敌。 天佑二十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沿用“唐”为国号,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又追其父李克用为唐昭宗,以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 张易、熊一平这十多年无数次用堪天盾呼叫顾颜艳但是没有回音,也曾多次派人四处寻找,却都杳无音信。在这期间,二人还发现了一个新奇有趣的现象——在这里,他们不会变老。他们可以同这里的人们一起生活,却总是无法真正地融入进去,其中的原因神鬼莫测、匪夷所思……一切的一切全都真实地虚假、又虚假地真实。 慢慢的,他们适应了这种存在方式,每日里读读书、写写字,宛如庄周梦蝶般自在地活着。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李存勖自开国称帝后,斗志日渐消弭(mǐ),整日沉迷戏曲、音律。他招募了大批优伶②伴驾为官,大肆敛财挥霍、听信谗言。举国风气糜烂,当官的不再练兵勤政,百姓们不再读书耕田,大家整日里哼哼呀呀地吟词唱曲,指望有朝一日能入了圣耳、飞黄腾达。不出两年,全国上下怨声四起,开始频频发生、起义。 自从被封官以来,张易和熊一平就从来没有得到李存勖的召见。李存勖称帝后,更是直接免去了他俩的上朝拜见。只有一点,从太原到洛阳,李存勖走到哪就把他俩带到哪,俸禄按时发、赏赐偶尔有、就是不召见。张易、熊一平本来也志不在此,倒也落得清静,只是熊一平会偶尔谩骂李存勖扣下了自己的飞豆,若非如此他又怎会始终避而不见。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初春,兵变越演越烈,街上随处可见身着各异的士兵们打打杀杀、窜来窜去。 这天,张易和熊一平正在住处八卦时局。忽得宫人来报——皇帝召金紫光禄大夫、云麾(huī)将军速速入宫觐见。二人询问何事无果,只得匆匆套上公服,跟随前来传唤的宦官、侍卫进宫去了。 张易和熊一平住的地方离宫门不远,通常只需十几分钟的车程,然而此时很不太平,一路上侍卫们打跑了两拨乱兵流寇,七拐八绕后才从宫墙后身的小门进到皇宫。 宫内的景象也混乱不堪,各式不值钱的器皿、衣物仓促散落着,三三两两的宫女太监堂而皇之地卷包逃窜。李存勖黯然伤神地坐在大殿上,两鬓须髯已斑白凌乱,遥忆其20年前的虎狼之姿,今已不复存在。 张易、熊一平上前欲施君臣礼,却被李存勖拦住,他说:“二位恩公不必施礼,随便坐吧。好久不见了,陪寡人说说话,我们都坐地上、坐地上。这个位置寡人也坐累了…”说罢,李存勖晃晃荡荡地走下龙椅、斜歪着坐在龙椅下方的台阶上。 张易觉得别扭,默默地原位站着。熊一平懒得理会旁的,一把拉上张易大咧咧地席地而坐。他扯了扯坐在屁股下的袍服、开口说道:“皇上,您可不厚道,我的飞豆是不是被您扣下了?” 李存勖无奈笑笑说道:“寡人早知二位并非凡人,你说的飞豆是当年为先皇传递消息的银豆子吧?寡人没有扣下,它被寡人养的枭吞掉了。想当年它忽然来到寡人帐中,会说话、会发光,还像铜镜一样映出了先皇的模样,那只枭大惊,猛然把它吞进肚里、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寡人来不及阻拦也没能唤回枭儿。” 张易坐的难受,起身施礼道:“陛下圣安,雁门一别已20载,不知今日召我二人前来有何吩咐。” 李存勖深叹:“寡人自知你二人心中所想。遥忆当年,先皇倚仗二位的仙法方能千里传音,张恩公的未卜先知更是奇准无比,助我次年大胜梁军,解潞州之围。多年未见,寡人和身边的故人均已平添了些许风霜,二位恩公却风采依然,岁月对待二位倒是格外宽容。先皇曾有交代,二位绝非池中之物需特别关照,寡人也一直对你们念念不忘,以为你们终有一日会大有一番作为或者干脆驾云归去,没想却在我朝屈居20载.寡人用了20年也没能看清楚你们究竟是何人,来我朝中意欲何为?” 熊一平听李存勖这样问,不自觉地挪了挪屁股。 “回陛下,我二人师出茅山,故略通微末仙法和养生之术,潞州搭救先皇实属天意。数年来一心辅政为官,虽无有造诣,但也别无他念。”张易答的清清淡淡,全无波澜。 “好吧,既然不想说,不如陪寡人听段小曲罢了。寡人当皇帝这几年,若论政绩有愧先主,但论cao琴吟唱,自问古今无人能及。寡人十几年前偶得一位伶人,音如能吟奇音神曲,二位恩公这就陪寡人一道品评一二。来啊,请伶人献曲。寡人这位伶人啊跟二位恩公一样,岁月对她也是格外地开恩。”李存勖似早有准备,一边说着、一边走回龙椅重新坐好。 熊一平顿觉心头一震,屁股再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